【正确答案】1.本项目属于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性质和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看,项目的主要影响是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及水库淹没区的土地利用和社会影响。在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重点是规划分析、生态影响评价和替代方案。①规划分析中的本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是重点内容;②生态影响评价重点是规划对流域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③替代方案分析比较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以及规划取消情况下的零方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2.(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①直接影响:各规划方案的水库淹没情况;各规划方案的植被损失情况;影响区内有无珍稀(列入国家或地方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②间接影响:人为活动增加,水电开发造成的交通,电力输送等活动对植物的破坏。③施工期的临时影响。施工活动造成的植物破坏。
(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①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水库的蓄水和发电将造成水库周边频繁交替的水陆变换,可能会影响到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生态环境条件。河道在丰水期水量会减少,对动物的影响。②施工过程对动物的影响:对鸟类、兽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影响。
(3)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完整性的影响。
(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①施工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藻类、底栖动物、鱼类的影响;②运行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库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使得生物量增加,种类增加,河道减水对河流中鱼类、底栖生物和藻类等的影响。
(5)对干流河段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3.①规划描述:规划的背景及意义、规划方案简介、规划推荐方案和规划的近期工程及开发顺序等;②规划目标协调性分析:水电开发规划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与整个流域开发目标的协调,与本地区其他相关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的协调性分析;③规划的环境限制性因素分析。
4.该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B}}项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B}}
|
主题 |
环境目标 |
评价指标 |
生态环境 |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的完整,不加剧水土流失 |
是否导致物种消失珍稀物种的数 量和分布、陆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 性、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水 土流失量、弃渣土石方量 |
水环境 |
流域水环境达到功能要求,水源功能得以保护, 生态用水得以保证,景观用水得以保证 |
河流、水库水质达标率、供水水源 达标率、生态用水保证率、景观用 水保证率 |
社会环境 |
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用当地居民的生活 条件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有利于当地居民 的就业 |
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移民数量增 加、就业数量对当地基础设施的贡 献 |
资源开发利用 |
水能资源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利 用,景观旅游资源有效利用 |
水能资源利用率、淹没耕地数量、 淹没林地数量、永久占地数量、受 影响旅游点 |
|
5.机构或部门及其作用如表所示。
{{B}}机构或部门及其作用{{/B}}
|
机构或部门 |
作用 |
当地政府水利水电主管部门 |
规划的审批和委托编制 |
当地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参与规划环评的审查 |
上级环保行政主管 |
主管规划环评的审查 |
评价机构 |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
规划编制单位 |
规划的编制,接受或拒绝环境影响 报告书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
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意见 |
其他关心的公众或非政府组织 |
公众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