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分析黄远生的记者四能。

【正确答案】

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 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业史》 一书中称之为“报界之奇才”。 原名基, 字远庸, 远生是他的笔名, 江西九江人。 在新闻思想方面, 他提出著名的“四能”说, 即“脑筋能想, 腿脚能奔走, 耳能听, 手能写”。
(1) “记者四能说”提出的背景情况介绍
黄远生生活在清末民初, 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紧要关头, 清末政府进行了改革, 实行新政; 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府;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则希望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为了宣传各自的主张, 扩大舆论影响, 清政府和这些党派创办了众多报刊为自己鼓吹, 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黄远生出身于书香世家, 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 他参加过清末最后的一批科举, 以进士身份东渡日本, 进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 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对他影响至深。 六年后, 他学成回国, 历任清政府邮传部员外郎、 参议厅行走、 编译局纂修、 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 他的这些独特经历使他对中国社会的危机认识深刻, 他认为让国民清楚的了解国家的处境和世界各国走向民主的发展趋势是“益国益民”之举。 因此, 他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辞去官职, 专门从事新闻工作。 他不畏苦累, 不惧权贵, 揭示了当时中国最真实的一面。为了使人民得到真实可信的消息, 他不断地完善自身, 总结经验, 提出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能力, 即“一、 脑筋能想; 二、 腿脚能奔走; 三、 耳能听; 四、手能写。 ”
(2) “记者四能说”的具体涵义及意义
黄远生对于这四能的解释是“调查研究, 有种种素养, 是谓能想; 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在, 以时访接, 是谓能奔走; 闻一知十, 闻此及彼, 由显达隐, 由旁得通, 是谓能听; 刻画叙述, 不溢不漏, 尊重彼此之人格, 力守绅士之风度, 是谓能写。 ”其中, “调查研究, 有种种素养, 是谓能想”强调记者必须要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自身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等素养, 拥有清晰明确的逻辑思维进行正确的分析。 “交游肆应, 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在, 以时访接, 是谓能奔走”要求记者不仅要腿脚勤, 更要有出色的社会交际能力, 广泛的结交各界人士, 以便获得各方面的情况和新闻线索。 “闻一知十, 闻此及彼, 由显达隐, 由旁得通, 是谓能听”这便是要记者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了。 “刻画叙述,不溢不漏, 尊重彼此之人格, 力守绅士之风度, 是谓能写”是一种写作要求, 更是一种写作态度, 尊重客观事实,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这“四能说”明确的规定了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 在当时具有创造性意义, 对于提高记者修养, 改变“凭臆造论, 吠影吠声, 破坏国家大事”的现状有一定作用。黄远生曾说过“无一于此, 何能为新闻记者? ”。 每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背后的新闻工作者都或多或少具有这些才能。 这“四能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但是他对新闻采访活动规律的精辟概括, 对处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