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不治而亡。对此,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其经济赔偿却遭对方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动人故事的背后,隐含着道德互动之美,它犹如一股清泉,浸润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道德范畴内的各种问题也屡屡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广泛存在。前不久在某省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中暴露出的道德冷漠,以及在“彭宇案”中对道德行为的反制形成的道德冲击,都折射出现代社会的道德缺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加强道德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以教育为根基。教育内容方面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既要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中反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观念和道德规范,又要立足当下社会经济中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题,同时发挥道德教化功能。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新颖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展开,使人们的人道主义、正义感等都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此外,充分发挥现代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如故事中的刘女士和李老太太的家属,建立良性运行的公德共识体系,持之以恒,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以法律为保障。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法结合的治国传统。要使道德教化深入人心,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与保障。但近年来,行善反被诬陷的事件屡有发生,法律未能为道德行为提供“保护伞”,反而成为刺痛公众道德心理的利器。这种形势下,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发挥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作用,严守公正、公平的底线,为行善者保驾护航,才能使人们的道德潜能重新充分释放,走出道德冷漠的困境,保障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坚实稳固。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相信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素质必将迈向新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长足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