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5岁,儿科主任医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亲半年前因癌症动了手术,两个多月前发现多处转移,医院建议立即化疗。求助者一方面担心父亲手术后身体虚弱,不能承受化疗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怕不做化疗延误病情,为此陷入两难境地。在此期间求助者经常整夜查阅医学资料,并多方咨询,但仍然不能做最后的决定。求助者感觉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在父亲患病时却无能为力,恨自己没用,为此情绪低落、茶饭不思,经常头晕头痛。求助者以往态度温和,但现在经常因下级医生的一点失误便大发雷霆。医院领导对求助者很关心,建议其寻求心理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受到当小学教师的母亲的严格要求,做事严谨认真,追求完美。咨询时衣着整洁、面容憔悴。虽然希望得到心理方面的帮助,但对咨询师信奉的理论和方法持不信任态度。
多选题
多选:该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症状包括( )。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求助者一方面担心……在此期间求助者经常整夜查阅医学资料,并多方咨询……”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情绪低落”在案例中有直接的文字表述。
多选题
多选: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茶饭不思,经常头晕头痛”。
多选题
单选: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A和B都是客观事实,不是根本原因。
多选题
单选:求助者关于父亲是否进行化疗问题所面临的冲突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求助者一方面担心父亲手术后身体虚弱,不能承受化疗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怕不做化疗延误病情,为此陷入两难境地”。双避冲突 :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但必须接受其一时而产生的动机冲突。如,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贫穷与吃苦。
多选题
单选:该求助者“经常因下级医生的一点失误便大发雷霆”,其背后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多选题
多选:对该求助者还需重点了解的资料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B已经在案例中有交代。
多选题
单选: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第一,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求助者的情绪有较大的现实刺激,已经持续2个多月,已泛化。
多选题
多选:对该求助者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包括( )。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D不属于心理学性质。咨询师不能帮来访者做决定,所以B不选。
多选题
单选: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这一题与19题衔接,因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所以其主要特点是负性情绪明显。
多选题
单选:如果该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理论和方法持不信任态度,那么咨询双方不相适宜的类型属于(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冲突型的表现:1.咨询师与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2.有些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某种理论方法持不信任态度,那么就不能使用该方法咨询。
多选题
多选:对咨询关系匹配问题的正确理解包括( )。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在现实中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咨询师要学会调适使两者尽可能匹配。调适的思路是咨询师去适应求助者,而不是相反。另外,上级咨询师可以对咨询师进行督导,但不是调节。
多选题
多选:心理咨询的效果受( )的影响。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咨询效果是咨询师、求助者和咨询方法三者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