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生命周期假说由莫迪利安尼提出,它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取得收入,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个人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这样,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该消费者的年龄。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以及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
持久收入假说由弗里德曼提出,它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所谓的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算得到,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由于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2)两者的区别: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持久收入假说则侧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的未来收入。
(3)两者的联系:不管两者强调重点有何差别,它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的:①消费不是只同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持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②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于持久收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③当政府想通过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持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