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爱莲说》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好,同学们自己找出来的生词,我要请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去理解意思,掌握理解的技巧。哪位同学先来?
    生:我只爱莲——
    师:你怎么知道“予”是“我”?
    生:猜的。(众笑)
    师:不得了啊,猜得不错。我们过去学过没有?
    生:沈括的《活板》里有。“异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师:好,往下看还有什么问题?
    生:“之”字是什么意思?
    师:常见情况下,“之”字都应该怎么翻译呢?
    生:翻译为“的”。
    师:是的,“之”的常见意义是“的”,但是请同学们看一看,放在这里语句通不通顺?你们看,“我只喜欢莲花的……”好像不通吧。有一种“之”字老师说过应该怎么理解?回忆一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提示,师生共读:医之好治……)这个“之”字应当怎样理解?
    生:助词,不译。
    师:正确。你总不能说“医生的喜欢治疗”(众笑),这成什么话?那就变成日本人了。同学们在“之”字旁注上,记牢。
    对上述教学实录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点] 教学实施

   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文”与“言”并重,既要重视“文”(文学内涵和思想内容)的发掘,也要注重“言”(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题干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将学生视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联系所学知识加强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并非根据教师个人素质选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