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铅酸蓄电池企业拟对现有两条生产能力均为25万kV·A·h/a的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实施改扩建工程。
[*]

生严工艺流程

现有工程生产工艺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地面冲洗水、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排水等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旋风+水喷淋”或布袋除尘处理含铅废气,采用碱液喷淋洗涤处理硫酸雾。制板栅工段的铅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结果见下表。
{{B}}现有工程生产线制板栅工段含铅废气监测结果{{/B}}
工段 风量/(m3/h) 初始浓度/(mg/m3) 排放浓度/(mg/m3) 排气筒高度/m
制板栅 4.0×104 4.26 0.34 15
改扩建方案为:保留一条生产线,拆除另一条生产线中的熔铅、制粉、制铅膏、制板栅、涂板、化成、切片等前段工序,将其配组总装工序生产能力扩大为50万kV·A·h/a。
[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铅排放浓度限值0.70mg/m3,排气筒高15m时排放速率限值0.004kg/h;《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铅排放浓度限值0.10mg/m3。]
问答题 分析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
【正确答案】(1)工艺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排入污水处理厂不可行。仅混凝沉淀处理难以使重金属铅达标。 (2)地面冲洗水、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排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可行。可能含有铅。 (3)采用“旋风+水喷淋”除尘不可行。因其处理效率低,不能保证铅的排放达标。 (4)制板槽工段含铅废气排放速率不达标。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其排放速率为0.0136kg/h,大于排放标准0.004kg/h的要求。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解答即可。污水处理要体现的就是分类分质处理原则。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排水因职工身体及衣服可能会附着铅尘,因此可能会有第一类污染物。废气处理旋风及水喷淋虽然也能去除一部分污染物,但效率较低,特别是对于重金属污染物,因其一般不溶于水,不易被去除。至于制板槽工段的含铅废气,表中只给出排放浓度,还应考虑其排放速率,经计算即可判断其达标与否。关于工业企业现状环境问题,特别是改扩建项目在分析其是否存在环保问题时,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现状污染物是否做到达标排放、排放方式是否合理?②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是否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③现状污染物的处理方式是否先进?是否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④排污口是否规范化设置?⑤清洁生产水平是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⑥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设备、制度、手段等是否存在问题?日常管理是否满足要求等。主要是为了“以新带老”,在改扩建中解决这些既有环境问题。
问答题 说明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焦点。
【正确答案】(1)既有工程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确定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2)既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 (3)技改工程内容及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污染源及强度、污染物排放方式等。 (4)技改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增产减污”、“以新带老”情况。 (5)“三本账”的核算。 (6)技改后工程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 (7)全厂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8)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前段工序与配组总装和充电清洗工序的配套合理性。
【答案解析】[解析] 对于改扩建工程,既有工程工艺流程、污染源及排放情况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问题,技改工程工艺、污染源及源强和污染物排放分析、“以新带老”措施、“三本账”核算、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均是应关注的焦点。
问答题 指出生产工艺流程图中W2和G7的主要污染物。
【正确答案】(1)W2主要污染物为:pH值、SS、COD、Pb、SO42-、LAS。
(2)G7主要污染物为:铅尘、硫酸雾。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对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的分析能力,根据某一工序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及工艺情况,分析得出该工序产生的污染物。本题根据题干提供的工艺流程图,即可给出答案。由于填加了硫酸,排放的废水W7中就可能是酸性废水,因此pH值、SO42-应考虑在内;有化学合成与清洗,水中就会有SS和铅污染物,而COD也是其中之一,清洗可能会用到化学清洗剂或其他清洗液,就可能会有LAS。同样,G7废气中就会有铅尘和硫酸雾。
问答题 通过计算,评价保留的生产线制板栅工段铅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确定技改后制板栅工段铅尘的最小去除率。
【正确答案】(1)根据表中数据,保留生产线制板栅工段铅尘排放浓度为0.34mg/m3,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限值0.70mg/m3,满足要求;铅尘排放速率为:4.0×104m3/h×0.34mg/m3×10-6=0.0136kg/h,大于排气筒15m时的排放速率限值0.004kg/h,不满足要求。
因此,该工段铅尘的排放不达标。
(2)技改后制板栅工段最小去除率应为:
(4.0×104m3/h×4.26mg/m3×10-6-0.004kg/h)/4.0×104m3/h×4.26mg/m3×10-6=97.6%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的计算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对GB 16297—1996排气筒排放浓度和速率的理解,排气筒必须满足3个条件才能判断其达标与否:排放高度、排放浓度、排放速率。至于最小去除率,当然是达标排放情况下的去除率,应通过产生量(初始量)与排放标准要求的量相减来计算。
问答题 除地表水、环境空气、噪声外,现状评价还应监测哪些要素?
【正确答案】(1)厂址周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特别是土壤中的铅含量。 (2)地下水,特别是周边居民的饮用水井。 (3)农作物铅含量监测。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在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简本中公众参与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 (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 (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5)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总结。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就是考查对环保部2012年第51号公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中有关公众参与的规定的掌握情况,特别是第五条中的“四性”。但是,从2014年1月1日始,环评报告在批复之前要求全本公示(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内容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应予特别关注!
问答题 指出环境空气应监测的特征污染物。
【正确答案】铅及其化合物、硫酸雾。
【答案解析】[解析] 强调了特征污染物监测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答上“铅”,则本题不得分。
问答题 指出在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之前,本工程的废水应满足的条件。
【正确答案】(1)W1、W2、W3及车间地面冲洗水应在车间进行预处理,确保第一类污染物铅达标排放。
(2)企业废水总排放口的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水质要求。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提出改扩建项目的“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1)生产工艺废水中的含铅废水应该在车间内单独处理,使车间排放口的排放浓度达到《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要求。 (2)地面冲洗废水、洗衣废水、浴室废水单独处理,使车间排放口、洗衣房排放口、浴室废水排放口废水浓度达到《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要求。 (3)制板栅工段的含铅废气应采用“旋风+布袋除尘+水喷淋”的工艺,保证达标排放。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已知现有单条生产线废气的铅尘排放量为10t/a,按环保管理部门要求,本次改扩建需实施达标排放和“以新带老”。请给出改扩建项目建设完成后铅尘排放的“三本账”表,并说明计算过程(排放量取整)。
【正确答案】(1)“三本账”表:
{{B}}“三本账”表{{/B}}
污染物 现有工程排放量 扩建工程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全厂排放总量
铅尘/(t/a) 10×2 6 17 9
(2)计算过程:
①现有工程共两条生产线,铅尘排放量为20t/a。
②根据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量推算源强[根据题干表,现有工程铅尘去除率为:(4.26-0.34)/4.26=92.1%],单条生产线(25万kV·A·h/a)铅尘源强(即产生量)为:10/(1-92%)≈125(t/a),如果将该单条生产线扩能一倍(50万kV·A·h/a),则源强应该为:250t/a。扩建工程铅尘去除效率为976%,则排放量为:250×(1-97.6%)=6(t/a)。
③“以新带老”措施为拆除现有一条生产线的前段工序而扩能,即铅尘削减量为10t/a。由于保留生产线现状不能做到达标排放,也需在本次扩建中采取措施实现达标,扩建后将铅尘去除效率由现在的92.1%增大到97.6%,则保留生产线的铅尘排放量为:125×(1-97.6%)=3(t/a),削减量为10-3=7(t/a)。则两条生产线“以新带老”总的削减量为:10+7=17(t/a)。
④全厂排放总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拟建工程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20+6-17=9(t/a)。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的计算方式不难,答题时可以简化文字说明。但计算过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计算过程,对从事实际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改扩建工程“以新带老”及“三本账”核算应充分掌握。
问答题 本项目水污染物“三本账”应核算哪些?核算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1)应核算废水量及其化学需氧量和总铅。 (2)总体思路要核算清楚现有工程排放量、采取“以新带老”措施的削减量和扩建部分新增排放量。 (3)注意要分析“以新带老”措施对废水量、COD排放量削减,特别是对总铅排放的削减。
【答案解析】[解析] 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本账”核算是环评的基本工作之一。本题是把一般将“三本账”核算的表格形式换成以语言说明的方式。在计算中要重点分析哪部分是扩建新带来的量,“以新带老”措施削减了多少量。增产不增污也是改扩建项目应尽量做到的,以不增加对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负担。对本项目来说,拆除一条生产线所实现的废水减排量,也应计入“以新带老”削减量中去。
问答题 本项目哪些废气排放可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1)熔铅工段的铅烟。 (2)按《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工业炉窑的定义,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和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因此,本项目中熔铅工段的铅烟排放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关键是标准执行范围的确定。熔铅工段属于工业炉窑,其他工段属于一般的工艺废气排放,执行标准上有区别。
问答题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置应如何考虑?
【正确答案】(1)根据近5年平均风速考虑。按《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59—89)的要求,本项目生产规模为50万kV·A·h/a,按近5年平均风速的情况,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应为800m(近5年平均风速小于2m/s)、500m(近5年平均风速小于2~4m/s)或400m(近5年平均风速大于4m/s),设置的起点和终点是排放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和工段)到居住区边界。 (2)按无组织排放预测模式确定。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无组织排放的项目,应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按无组织排放预测模式预测确定,从厂界到居民区边界。
【答案解析】[解析] 注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是以面源为中心的距离,然后以此为半径画圆,只有超出厂界以外区域才定义为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注意最终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应该结合包络线来表达。原来习惯定义的场界外多少米作为卫生防护距离是不太科学的。关于两个防护距离的执行,注意以下几个具体要求:现行国家标准中尚有效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首先应执行该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在环评中可参考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一个结果,但只作为参考;对于没有相关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直接计算其环境防护距离即可;对于计算结果为没有超标的无组织排放源,不用再设置防护距离。
问答题 若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高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应如何计算和评价其水污染物达标情况?
【正确答案】(1)按公式P=[Q/(∑Yi·Q)]P,将实测水污染物浓度换算为基准排水量情况下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并以水污染物基准排水量的排放浓度作为判定达标的依据。
(2)公式P=[Q/(∑Yi·Q)P的参数意义:P为水污染物基准排水量排放浓度,mg/L;Q为排水总量,m3;Yi为某种产品产量,t;Q为某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t;P为实测水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是根据《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设定的一个题,其答案来源于该标准。如果Q/(∑Yi·Q)比值小于或等于1,则以水污染物实测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其他一些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如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涉及同类公式,因此,此公式应予特别关注。
问答题 指出保留的现有生产线和改扩建生产线大气污染物的控制要求。
【正确答案】(1)保留的现有生产线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执行硫酸雾10mg/m3,铅及其化合物0.7mg/m3,颗粒物50mg/m3的排放限值;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硫酸雾5mg/m3,铅及其化合物0.5mg/m3,颗粒物30mg/m3的排放限值。
(2)改扩建生产线应执行硫酸雾5mg/m3,铅及其化合物0.5mg/m3,颗粒物30mg/m3的排放限值。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是根据《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设定的一个题,其答案来源于该标准。该标准分别为“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规定了执行标准的不同时限和相应的标准限值。根据历年考试惯例,标准的具体数据可能会在题干中给出。
问答题 由于暂时无国家规定的该生产设施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该企业的实测数据可否作为判定其达标排放的依据?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暂时可以。但企业不得故意稀释排放。 (2)根据《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在国家未规定生产设施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之前,暂以实测浓度作为判定是否达标的依据。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为考察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除对各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简进行监测外,还应进行哪些监测?
【正确答案】(1)还应监测企业边界处大气污染物硫酸雾、铅及其化合物、颗粒物的小时浓度。
(2)根据《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任何1小时平均浓度硫酸雾的最高限值为0.3mg/m3,铅及其化合物最高限值为0.001mg/m3,颗粒物最高限值为0.3mg/m3
【答案解析】[解析] 第(2)条可以不答。因为根据历年考试惯例,各类标准的标准值一般均会在题干中以“注”的形式给出。
问答题 指出铅酸蓄电池应监测的大气污染物和废水特征污染物。
【正确答案】(1)应监测的大气污染物:硫酸雾、铅及其化合物。 (2)应监测的废水特征污染物:总铅、总镉。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的答案也来自《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但考试时一定要注意切不可将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答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