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五四运动后时代教育思潮的影响,黄炎培发现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关键因素,要改变中国面貌必须从农村做起。于是黄炎培开始构想中国乡村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进计划。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如下:
(1)职业教育的目的
黄炎培始终认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具体为:
①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也是为了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保障人们的生计。这是黄炎培最初提出兴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②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人们的知识、技能、道德,使受教育者胜任自己的职务,热爱自己的事业,尽职尽责,以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综上,黄炎培倡导职业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个人谋生和为社会服务两个方面。
(2)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黄炎培不断总结职业教育实践,提出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包括:
①职业教育社会化
职业教育社会化是指职业教育必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具体包括办学宗旨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学制社会化、办学方式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等方面。
②职业教育科学化
职业教育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要以科学为基础来行使对职业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管理。
(3)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实际经验,提出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首脑并用、做学合一,做到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4)职业教育道德论
职业教育不仅包含职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而且要注重职业道德情操的训练。职业道德教育要做到敬业乐群,具体为:
①敬业,是指热爱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对学业和工作都尽职尽责。
②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