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确答案】

1815 年 8 月 5 日,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 报刊。1833 年 8 月 1 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每期约十二三页,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 装书本形式。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1)《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
①办报人都是传教士
马礼逊,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另一位传教士米怜的帮助下,于公元 1815 年 8 月 5 日, 在马六甲正式创立《察世俗》。《东西洋考》的创办人是于 1831 年来到中国的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东西洋考》 是 1833 年 8 月 1 日在广州创刊的,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境内出版的报刊。
②两报形式相同
两报都使用雕版印刷和中国线装书样式,采用同样的封面设计;刊名也都使用“每月统计传”字样;都大量 引用中国儒家内容;结构都由宗教、伦理道德、科学知识三部分构成。
③宣传策略相同
附会儒学。传教士们认识到,想让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人接受自己的宣传思想,就要迎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 用中国人熟悉的传统形式进行报刊宣传。米怜曾坦率地说,“对于那些对我们的主旨尚不能很好理解的人们,让 中国哲学家们(即儒家)出来讲话,是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2)不同点
①产生背景不同
《察世俗》在闭关锁国和严禁传教的独特历史背景下产生;
《东西洋考》创办人郭士立来华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已经非常频繁。
②报刊内容不同
《察世俗》侧重对基督教教义基本原理的介绍,讲解《圣经》中的警句,并大量刊载《圣经》故事,以多种 形式通俗地宣传基督教义;
《东西洋考》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 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如中国人不要称外国人为“蛮夷”,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要公平、诚实,中国应学习各国 的长处等。
③办报宗旨不同
《察世俗》尊重读者的心理,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儒学的观点来阐述基督教义,广泛运用《四书》、《五经》 中的材料宣传宗教,并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中的形式,连载文章后面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 解”;
《东西洋考》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政治性 强烈得多,郭士立本身就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对侵华事业有浓厚兴趣。
《东西洋考》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政治性 强烈得多,郭士立本身就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对侵华事业有浓厚兴趣。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