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下面给定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后面的作答要求回答问题。
(一)给定资料
【给定材料一】
①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四颗科技明珠显得尤为光辉夺目,它们是影响整个人类 文明发展进程的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 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传播,变成了科学复习的手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 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 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快了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不断,经久不衰的古代文明史,辉煌夺目的现代科技是,推动了人 类发展进程。
②然而,中国只有这四大发明吗?科技史专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华觉明和他的同事们给出了权威的回答:自古 至今中国共有 32 项原创发明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并且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015 年 12 月 26 日下午,国家图书馆举行了“国图公开课:科技大发明”启动仪式。 华觉明作为公开课的首讲人向公众介绍了这些中国大发明。这其中有古代的指南针、造纸术、 火药等祖先的智慧结晶,也有当代的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造福后世的发明。
他介绍说,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史工作者们经过细致的研究和大量的分析比对,综合了 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专业意见,终于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中国大发明名单。
这些大发明包括:粟作、稻作、桑蚕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 术、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开凿、犁耧、水轮、髤饰、造纸术、中医诊疗书、瓷 器、船尾舵、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和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 浑仪和简仪、火药、水密舱壁、深井钻探基数、指南针、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蘖 发酵、火铳和火箭、人痘接种、青蒿素、杂交水稻。
“这些伟大发明中的绝大部分,成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至今仍‘活’ 在我们身边。我们都是这些发明的受惠者、传承者。”华觉明说。
【给定材料二】
①新华社北京 2017 年 8 月 2 日电,中国“新四大发明”不仅火遍了大江南北,更秒变 国际热点,成为海外网友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在由“一带一路”沿线 20 国青年参 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各国网友纷纷前 来点赞,表示“羡慕嫉妒恨”,更希望把中国“新四大发明”打包带回家!
其实,这些被可爱的网友们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是近年来中国高速发展的缩影。还 有一大批代表我国科技水平的中国明星制造,也正在用实力抢占世界的海陆空。
2017 年 5 月底,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成功开通。中泰铁路有望在 9 月开工建设。我国还与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签署了高铁项目合作。
中国的城铁列车也走进多个国家……
美国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已经陆续采购中国制造的地铁列车。去年里约奥运会上,由 中国制造的地铁列车运行在里约 4 号线上……
不久前,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数据显示,目 前世界排名前 10 位的跨海大桥中,中国占据 6 座;世界排名前 10 位的斜拉桥,中国占据 7 座;世界排名前 10 位的悬索桥,中国占据 6 座……
今年上半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下水,新中国成立以来建造的吨位最大、性能最 先进的导弹驱逐舰 055 型驱逐舰在上海下水。中国海军在走向深蓝的道路上步伐矫健。
【给定资料三】
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进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发 展理念。
纵观中国近代发展历程,从西学东渐到中体西用,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我们一直在 以开放的姿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与科学理念,从过去因“山寨”他国技术二受到诟 病,到如今“新四大发明”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这种转变是中国科技软实力提升的最佳力 证。
中国“新四大发明”走红,确实有值得国人骄傲的地方。时速 300 公里的高铁,为人们 出行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网购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改变了民众的消费模式和支付习惯,为 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开创了共享 新模式……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结果。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新四大发明”受到外国朋友的青睐,只是中国科技创新“走 出去”的第一步。以移动支付为例,虽然微信、支付宝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们 在走出国门之后,也多少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国“新四大发明”要想真 正融入世界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获得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赞赏,依旧任重道远。
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四大发明”的涌现,可以被视为一个新 开端,我们正在实现从科技“山寨”国向引领科技时代进步潮流大国的转变。在发展和创新 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为研发和创造出更多“新四大发明”创造条件。
【给定资料四】
来华留学生羡慕“卖煎饼的大妈都有支付宝”
来华留学生羡慕“卖煎饼的大妈都有支付宝”,不只是感慨于科技进步给百姓生活带来日新 月异的变化,也是对中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的赞叹。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 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几大发明有些元素并非中国首创,但却 在中国的广阔土地上被发扬光大。
以高铁为例,世界最先进的高速轮轨技术诞生在德、法、日这 3 个国家,中国的高铁技术, 也源于这三个国家。2004 年,中国高铁之梦开始驶上快车道,“大国技术”落地生根,开花 结果,中国用舰 5 年的时间走完了国际上 40 年的发展历程,由花费巨资的技术引进国,转 身为高铁技术输出国,正跟至少 20 个国家展开谈判或已经开始建设高铁项目。
与高铁相类似,移动支付和网购起源于美国,但中国快速跨越了个人电脑和大型购物商 场时代,已经领先美国,作为中国新名片,支付宝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电子支付的巨头。 共享单车让自行车再次参与到这个曾经的“自行车大国”的公共交通中,并综合运用了多种 科技手段,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了人们点对点的出行需求。这些发明在中国快速发展,既是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创新时代。科技的巨大进步是诱因,眼光敏锐的创业者和不断进 取的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是直接推动力,昂首前进中的中国是最雄厚的基础。正是这些因 素的共同作用,成就了“新四大发明”。正在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中国,必将成为让人们尽 情发挥聪明才智的最广阔舞台。
【给定资料五】
从基础建设到消费方式,从商业理念到经济业态,“新四大发明”折射出“中国式”创 新的澎湃动能。
“中国式”创新的说法值得玩味。“中国式”当然指的是中国特色。那么在创新上,中国特色都有什么表征呢?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 4 年前接受彭博电视台采 访,谈到创新问题时曾表示,中国可以创新,但不会以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方式进行。中 国企业家所擅长的是“迭代式创新”。他们会以某种现有的模型或想法为基础,然后针对中 国市场加以改进。这些小步骤最终将为更大更好的突破铺平道路。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新四大发明”中共享单车就是典型。共享单车事实上是从共享经 济演化出来的一种自行车分时租赁业务。而共享经济的概念发端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 现在已经在许多领域出现了共享经济的模式。比如,以必虎 WiFi 为代表的共享 WiFi,以 UBER、滴滴打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等。而共享单车这种符合绿色历年的出行方式极为契合 中国市场的特点,一出世便迅速成为时尚,风行大江南北。
英国《金融时报》高度评价共享单车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称其实“中国引领世界创新的 一个例子”。事实上,中国高铁、网购、支付宝这 3 项新发明同样都可以作为“中国引领世 界创新”的例子,这些新发明能够成功出世,其背后也同样有着中国特色创新的推动力量。 其实,李开复讲到的“迭代式创新”(即人们常说的“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只涉及技 术层面,而从更高层次看,“中国特色”的创新之所成也,离不开一个基础性的支撑——中 国庞大的市场。正如新华社文章所说,“13 亿多中国人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13 亿多人 中国人蕴含和待释放的庞大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以及“出行累、银行挤、交通堵……打 破老百姓生活的痛点堵点纠结点,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便捷”的现实要求,是刺激“新四 大发明”在中国“点亮”并“光耀”世界的根本动因。
作为根本动因之一,政府行动在形成“中国式”创新动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 用,这一“中国特色”具有极强的区域特征,其他国家难以效仿。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 力量,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我们 要不断提升科学竞争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作答要求
中国科技明珠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让科 技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请以此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 文。
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内容充实,紧密结合但不得大段抄录给定的资料;
(2)层次清楚、 论证严密、结构完整;
(3)语言简洁、准确、通顺;
(4)卷面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单位、姓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解析
材料分析:
材料一: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及意义;②自古至今中国共有 32 项原创发明产生了 世界范围的影响,并且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中国“新四大发明”不仅火遍了大江南北,更秒变国际热点。还有一大批代表我国科技水平的中国明星制造,也正在用实力抢占世界的海陆空。
材料三:“新四大发明”在走出国门之后,也多少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
材料四:“新四大发明”,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几大发明有些元素并非中国首创,但 却在中国的广阔土地上被发扬光大。
材料五:“新四大发明”折射出“中国式”创新的澎湃动能。打破老百姓生活的痛点堵 点纠结点,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便捷”的现实要求,是刺激“新四大发明”在中国“点亮” 并“光耀”世界的根本动因。
中心论点:打造“中国式” 科技创新,惠及百姓幸福生活。
分论点 1:只有“中国式”科技创新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分论点 2:我们要不断提升科学竞争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分论点 3:“中国式”科技创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