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 A.BP 80/50mmHg,CVP 3cmH2O,四肢皮肤花斑、湿冷
  • B.BP 80/50mmHg,CVP 20cmH2O,颈静脉曲张
  • C.BP 80/50mmHg,CVP 4cmH2O,CO>10L/min,四肢温暖
  • D.BP 160/100mmHg,CVP 16cmH2O,血性泡沫痰
  • E.BP 160/80mmHg,CVP 6cmH2O,X线胸片心影呈靴形
单选题 低血容量休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选题 急性右心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选题 病人休克,血压低,脉搏130次/分,尿量20ml/h,选用哪种血管活性药物最适宜
  • A.多巴胺
  • B.去甲肾上腺素
  • C.异丙肾上腺素
  • D.肾上腺素
  • E.苯肾上腺素(新福林)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既是α-受体兴奋剂,又是β-受体兴奋剂,兼有收缩全身血管、升压、增加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兴奋剂,可扩张血管增加心脏收缩力、心排血量和心率,易诱发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时不宜应用(该病人心率130次/分)。新福林为纯α-受体兴奋剂,仅有收缩血管和升压作用。该病人血压低,脉细速(130次/分)、尿量少(<25mL/h),表明仍有肾血管收缩,固不能选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新福林等加剧肾血管收缩的药物。多巴胺直接兴奋α-受体,对一般动脉起收缩作用,可升压,同时通过兴奋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的多巴胺能受体而扩张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改善肾血流量,通过直接兴奋β-受体,加强心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最适宜用于本题病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 休克病人应采取何种体位
  • A.下肢低垂10°~15°
  • B.平卧位
  • C.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 D.半卧位
  • E.俯卧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最大限度地增加外周血液回心。
单选题 下列能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是
  • A.低血容量休克
  • B.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
  • C.感染性休克
  • D.四氯化碳
  • E.挤压伤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为大出血、休克、脱水等。由于缺水、血容量减少、心排出量不足而引起少尿。
单选题 休克病人的体位一般应采用
  • A.头高脚低位
  • B.头低脚高位
  • C.平卧位
  • D.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 E.侧卧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以此体位可增加回心血量,心脑血管不易缺氧。
单选题 心肺复苏心脏按摩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应为
  • A.70%:30%
  • B.60%:40%
  • C.50%:50%
  • D.40%:60%
  • E.30%:7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胸外心脏按压与松开的时间比为1:1时心排血量最大,按压频率以80~100次/分为佳。
单选题 休克早期,每小时尿量
  • A.<25ml
  • B.25~30ml
  • C.30~35ml
  • D.35~40ml
  • E.40~45ml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每小时尿量<25ml,提示肾血容量不足,肾功能趋于衰竭。
单选题 休克治疗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
  • A.升高血压
  • B.提高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
  • C.提高心脏前负荷
  • D.提高心脏后负荷
  • E.增加心肌收缩力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目的是收缩血管,使血压恢复正常。
单选题 严重损伤性休克抢救成功后,首先应预防的是
  • A.感染
  • B.肝性脑病
  • C.急性心力衰竭
  • D.肾功能衰竭
  •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严重损伤性休克后,机体抵抗力差,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是感染,因此预防感染最重要。
单选题 重度创伤病人死亡的常见病因是
  • A.化脓性感染
  • B.休克
  • C.急性肾功能衰竭
  • D.应激性溃疡
  •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休克是重度创伤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