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伦敦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在拥挤程度最甚的街道上,车速甚至在12英里/小时之下。面对这种状况,伦敦政府开始对机动车收取拥堵费,当天或者之前交费每辆8英镑。开始的一段时间,伦敦街道拥堵的状况有所好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拥堵又出现反弹。不久,拥堵达到了最大化,伦敦行车速度只能在8英里/小时以下。原来,在收取拥堵费之前,许多私家车主觉得城市的拥堵也有自己的责任,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从而有意无意地减少驾车出行的时间。可是当他们交了8英镑的拥堵费之后,就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驾车出行理直气壮,没有了“负罪感”。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犯下的错误,我们总想让对方付出代价。可是,有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宽容甚至“放任”他的错误。只有这样,他才会产生内疚感,从而能长时间地记住这个错误,永远不犯同样的错误。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______。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呈分一总结构,前四句在讲伦敦治理交通拥堵的案例;“原来”一词之后的两句在分析伦敦为什么越治越堵的原因;最后三句引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即我们总是用惩罚的制度约束他人,而这恰恰为人们放松自我约束找到了借口。作者意在说明的实际上是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的问题,或者说外部约束与内部约束的问题,所以A项是最能概括文段主旨的选项。B项仅为对文段中具体案例的曲解,C、D项也仅停留在现象表面,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