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关税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
提高某种产品的关税, 会增加该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收入, 同时又会伤害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政府利用关税维持高于世界水平的国内产品价格, 从而使国内工业享受比自由贸易条件下更高的利润, 这种保护的社会成本很高, 消费者蒙受的损失超过国内生产者的得益。
(1) 如果没有配额或关税, 当一种商品的国际价格(PW ) 低于没有进口时国内的价格(P0 ) 时, 一国将进口商品。 图5中, S、 D分别为国内供给和需求曲线。如果没有进口, 国内均衡价格和数量将为P0 和Q0 。 但是, PW <P0 , 国内消费者在进口不受限制时将愿意向国外购买商品, 进口量为本国消费与本国生产的差额, 即QD-QS 。 在自由市场上, P0 =PW 。 总消费量为Q D , 其中QS由国内供给, 其余进口。 如果取消进口, 价格将上升到P0 。 生产者获益为梯形A, 消费者损失为A+B+C。 所以, 无谓损失为B+C。
图5 使进口消失的进口关税或配额
(2) 如果关税足够高, 进口可能会变为零。 在此情况下, 关税必须等于或大于P0 -PW 。 在该关税下, 进口为零, 因而政府无关税收入, 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也与零配额下相同。
然而, 现实中更常见的是, 政府政策旨在削减而非取消进口。 如图6所示, 该目标可通过关税或配额实现。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 国内价格为PW, 进口为QD -QS 。
假设征收进口关税T美元, 则国内价格将上升到P * (P * =PW+T) , 国内产量增加而消费下降。 进口削减后, 国内价格从PW上升到P * , 这可通过规定配额或征收关税T=P * -PW来实现。 梯形A仍为国内生产者的得益, 消费者损失为A+B+C+D。 如果征收关税, 政府收入为D。 所以, 国内净损失为B+C。 相反, 如果规定配额, 矩形D则成为国外生产者的利润, 国内净损失为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