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k=(Rc +1) /(Rd +Re +Rc ) 。 其中Rd、 Re 、Rc 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 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根据以上公式, 货币乘数的大小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 法定准备金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 通常,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乘数越大。
(2) 超额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称为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 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超额准备金率越高,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乘数就越大。
(3)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 因此, 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 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 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 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 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 现金比率越高, 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 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 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 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 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 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 一般来说,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 货币乘数就会变大; 反之, 货币乘数会变小。
总之, 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 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 还有财政性存款、 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