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水利工作的考生作答此题,其它考生不作答。)
甲村为了解决耕地浇水难的问题,筹集了一批资金兴修水利工程,主要用于修建机井和畅通水渠。在机井选点时,由于村民意见迟迟不能统一,最后只得匆忙决定在耕地里每隔800米打一口井,一共打了60多口。剩余资金只够整修主要的涵洞管线,进入灌溉地块的毛渠无法整修,渗漏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结果,抗旱抽水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机井能出水,而且水量不大,能浇上水的地块大多用的还是以前的老井,一些离出水机井较远的地块则由于毛渠渗漏而无法及时灌溉,村里不少耕地仍然处于“望天收”状态。
请分析甲村修水利工程出现问题的原因。(150字左右)
第一,机井选点时,村民意见不同意,导致机井选点匆忙,缺乏统筹规划;第二,机井修建数量较多,资金过度使用,导致畅通毛渠资金缺乏:第三,毛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达不到抗旱要求:第四,机井质量不高,出水率少,无法满足用水需求
假如你到甲村任职,请提出改变该村耕地灌溉现状的工作建议。(200字左右)
第一,征求村民意见,通过村民筹资、申请扶贫开发资金、贷款或者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筹集改善本村水利条件的资金,并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资金:第二次修建60口新机井,对出水量少的进行深挖操作,提高其出水量:对老机井进行精准维修,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率;第三,检查涵洞管线,确保其在抗旱排涝时畅通无阻:第四,重点疏通灌溉毛渠,对漏水地段进行大面积整修,确保毛渠畅通到每一个地块;第五,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动员村民在日常生产中,及时对有问题的灌溉设施进行修缮,村干部也应该对灌溉设施的使用进行督促和检査,确保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