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A公司是一家电力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电力的生产和供应。2017年,A公司发生的相关业务如下: (1)2017年7月1日,A公司以发行其自身股份的方式取得了丙公司的60%股权,从而拥有了对丙公司的控制权,A公司和丙公司均为甲公司的子公司。当日,丙公司相对于甲公司而言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作为合并对价,A公司向甲公司发行其自身股份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当日A公司股份的公允价值为每股2.5元。 (2)2017年10月1日,A公司以现金2100万元作为对价,自B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B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从而使B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当日,B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金额为10000万元。 A公司持有B公司80%的股份系2015年8月1日以现金8200万元作为对价取得。收购前,A公司与B公司无关联方关系,A公司与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 (3)2017年12月25日,A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预测电力生产用的某批库存Y原材料的价格将持续下降。为防范该原材料价格风险,A公司决定于当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Y原材料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A公司开展的上述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据此,A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 (4)2015年1月1日,A公司向其1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8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可行权日为2018年12月31日,该增值权应在2019年年末之前行使完毕。A公司截至2016年末累积确认成本费用27万元,截至2017年底共有10人离职,2017年末该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12元。2017年12月31日,A公司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经董事会批准取消原授予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同时以现金补偿原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且尚未离职的管理人员共计90万元。据此,A公司在2017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当期费用,并冲减原确认的成本费用27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问答题 根据资料(1),判断A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交易的企业合并类型,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参与合并的双方A公司和丙公司在交易前后都处于甲公司的控制下,并且控制是非暂时性的。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企业合并类型”知识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是暂时性的。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计算合并支付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之间差额,并说明其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的成本=2000×60%=1200(万元)。 取得丙公司60%股权时支付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之间差额=2000×60%一600=600(万元) 会计处理:合并支付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之间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合并对价差额的会计处理”知识点。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问答题 根据资料(2),判断A公司2017年购入B公司20%股份是否构成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计算A公司购入B公司20%股份后,在A公司合并报表上应该列示的商誉金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公司2017年增持B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不形成企业合并。 理由:B公司在A公司2017年收购其20%有表决权股份之前已经是A公司的子公司。该股份购买前后未发生控制权的变化,不应作为企业合并处理。 在A公司合并报表上应该列示的商誉=8200—9500×80%=600(万元)。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知识点。由于A公司2015年就已经合并了B公司,所以继续购买少数股权并不会引起控制权的变化,因此不形成企业合并。企业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前后,商誉的金额不变。
问答题 根据资料(2),计算A公司购入B公司20%股份支付的价款与其应享有B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并简要说明该差额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公司购入B公司20%股份支付的价款与其应享有B公司自购买日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为:2100—10000×20%=100(万元)。该差额在A公司合并报表中,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交易日,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问答题 根据资料(3)和(4),分别判断A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资料(3)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A公司应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 资料(4)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A公司应将股权激励的取消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在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时立即确认原本应当在本期和剩余等待期内(2017年和2018年)确认的金额,并将回购金额90万元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3.6万元计入当期费用。同时不得冲减原确认的成本费用27万元。
【答案解析】解析:资料(3)题考核的是“套期保值的类型”知识点。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上述项目组成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该公允价值变动源于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现金流量套期,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敞口进行的套期。该现金流量变动源于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与上述项目组成部分有关的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本题是对已确认的资产(库存Y原材料)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因此应当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 资料(4)考核的是“股权激励的取消或结算”知识点。A公司取消了该股权激励计划,企业应该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所以2017年应确认的费用=(100—10)×0.08×12×3/3—27=59.4(万元)。 借:管理费用 59.4 贷:应付职工薪酬 59.4 在取消时,将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的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已经确认负债27万元,共计确认负债27+59.4=86.4(万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86.4 管理费用 3.6 贷:银行存款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