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及如何做好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这是一 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今天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通俗地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在今天,隐性采访 已被新闻界看作记者深入采访的一种标志。
(1)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
隐性采访确有显性采访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它要受两个制约,一是法律制约,二是道德制约。 它适用的范围包括:
①为了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或不道德行为,使用显性采访的方法无法达到目的,此时记者可以考虑谨慎地使用 隐性采访手段。
②为了获取一些犯罪团伙,如毒枭组织、传销组织,或犯罪活动,比如毒品交易、买卖假文凭、私刻公章等 违法犯罪活动的罪证,如果记者公开身份和采访目的,不仅不能采访到需要的素材,还可能遭遇生命危险。这时, 记者只能采取隐性采访。
(2)隐性采访要注意的两个关系
①处理好暗访与明察的关系
要把暗访与明察结合起来,无论是暗访,还是明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 就全面了。有的采访,可以以明察为主,但也需要一定的暗访配合;有的采访,可以以暗访为主,但也需要一定 的明察。关键是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②处理好勇于冒险与善于保护自己的关系
不少隐性采访是有一定危险的,记者需要有勇于“入虎穴”的精神,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采访任务,记者 也要善于保护自己。对某些危险性大的隐性采访,记者要向编辑部领导报告,认真研究对策,行动以两人以上为 宜,还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保护,不要孤军深入。
(3)隐性采访要受两个制约
隐性采访确有显性采访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它要受两个制约,一是法律制约,二是道德制约。 不能借口隐性采访,任意侵害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