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X)保存文档。
问答题 将标题段文字(“可怕的无声环境”)设置为三号红色仿宋、加粗、居中、段后间距设置为0.5行。
【正确答案】首先要设置标题文本,然后依次为“受试者”添加下划线(波浪线),再设置正文的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最后再设置第一段的分栏效果,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选择标题文本“可怕的无声环境”,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分别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
步骤2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在“段后”中输入“0.5行”。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给全文中所有“受试者”一词添加波浪下划线;将正文各段文字(“科学家曾做过……身心健康。”)设置为四号宋体;各段落左右各缩进1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
【正确答案】(1)为“受试者”添加下划线
为全文所有的一个词添加下划线,这里可用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一个一个词的设置,也可以设置一个词,然后去用格式刷去复制格式到其他词上。但文章如果过长,需要设置词过多,这些的操作极容易出现失误。这里,我们使用高级替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步骤1在【开始】选项卡【编辑】分组上,单击“替换”,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替换”选项卡。在“查找内容”中输入“受试者”,在“替换为”中也输入“受试者”,单击“更多”按钮展开高级功能区。
步骤2确保将鼠标光标置入到“替换为”输入框中,单击“格式”|“字体”,弹出【查找字体】对话框,在“下划线”中选择“波浪线”的线型,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步骤3这时,我们会发现,在“替换为”的下方出现了一行文字“格式:波浪线”。其实以上的设置就是要将“受试者”替换为“带有波浪线的受试者”。最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完成所有操作。之后关闭对话框。
(2)设置正文各段格式
选定正文各段,设置字体、字号等字符格式;保持正文部分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左侧”和“右侧”中分别输入值为“1字符”,在“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在“磅值”中输入“2字符”。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将正文第一段(“科学家曾做过……逐渐走向死亡的陷阱。”)分为等宽两栏,栏宽17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正确答案】步骤1将正文的第一段选中(标题段不算),打开【页面布局】选项卡,在【页面设置】分组中,单击“分栏”|“更多分栏”命令,在弹出的【分栏】对话框“预设”中选择“两栏”(或在“栏数”中输入“2”),在“宽度”中输入“17字符”,最后勾选“栏宽相等”和“分隔线”两个复选框。注意:在“应用范围”中只能选择“所选文字”。
步骤2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文本的分栏操作,返回到操作界面中即可查看分栏效果。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