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既往的邻里式居住结构和活动模式已悄然转型为社区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当下,因“广场舞”引发的社区冲突不绝于耳,“泼粪”“放藏獒”“架高音炮”等事件频现。据统计,热衷于跳广场舞的主要集中于50~60岁年龄段的女性,约占全部人群的83.7%。她们接受过一定教育,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认为跳广场舞增强了体质的占比68.3%,认为丰富了业余生活的占比62.6%,认为促进了沟通交流的占比44.4%。可见,跳广场舞已成为中国大妈新生活的有效载体。据调查,认为社区活动空间“不太够用”和“不够用”的占比高达41.3%。团队活动缺乏固定场地,广场舞大妈们只好见缝插针,去占领一切可被利用的空地。
请结合案例内容,谈谈导致“广场舞困境”的原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广场舞困境”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无法满足中老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
从广场舞大妈们角度来看,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老年人有锻炼身体、丰富业余生活、沟通交流等的强烈需求,而广场舞刚好能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成为她们喜爱的活动;另一方面,广场舞大妈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可以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有限,公民意识薄弱,且不明确公共空间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而没有注意对社区居民等群体的影响。
从城市规划及公共文化设施角度来看,我国很多城市没有把群众文化健身广场的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作统一合理的安排,导致休闲文化场地严重不足。很多社区文化娱乐设施较少,中老年人没有地方休闲放松,只能在小区的花园或者广场跳舞,有的甚至是紧挨着居民楼,噪音扰民等难以避免。
从管理角度来看,社区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沟通渠道不畅,当广场舞噪音扰民等问题产生时,社区居民与广场舞大妈们无法进行良性沟通,协调解决问题,导致矛盾不断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