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1 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材料2 2016年9月18日,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2016年以来国务院任命的38个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的55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李克强总理监誓。这是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之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务院首次举行的宪法宣誓仪式。 材料3 一个新名词“法器”,忽然减了百度的热搜词。这“法器”,无关宗教,却攸关信仰。它全称是“宪法宣誓规范法器”,供官员宣誓就职使用,刚刚在北京首发。法器包括宪法宣誓领誓法台、宪法宣誓法台、宪法宣誓领誓法台脚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台上镌刻有国徽以及“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台”等字样,镌刻的“人”字图案表达捍卫人权、保护人民利益的宪法精神。全套法器是红木材质,榫卵结构,所用《宪法》是宣纸印刷的书法作品,隆重其事之外,似乎也在凸显历史传承。 ——《环球人物》,2016年第3期 材料4 第一百八四四条 因自愿实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2017年3月15日通过
问答题
为什么要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宪法宣誓不仅以庄严的仪式,唤起宣誓者对宪法、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尊重;从行政伦理上说,它更超越了仪式而成为一种郑重承诺,系宣誓者对宪法所规定的法律义务和道义义务的确认,违反者要承担法律和道义责任,轻者被谴责,重者会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说明加强宪法实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第一,要加强宪法实施。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加强宪法实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二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这一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普及宪法知识。三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材料4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导向?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体现了民法总则鲜明的政治导向,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一直是公众的呼声口第一百八十四条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不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对于匡正社会风气,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英雄和烈士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加强对英烈姓名、名誉、荣誉等的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尊崇英烈,扬善抑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五条特别规定英雄烈士人格权益的保护,有利于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