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从而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产生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然而,政策效果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1)财政政策的效果及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①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同样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则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图5(a)中的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5(b)中IS曲线较陡峭,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果较大。
②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如图6所示。
①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7所示,当增加货币供给时,LM曲线向右移动,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即IS曲线平坦,则国民收入增加较多,IS曲线较陡峭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少。
②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大,则LM曲线较平缓,那么,这时增加一定数量的货币供给只会使利率稍有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条件下,私人部门的投资增加得就较少,从而货币政策效果就比较小。如图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