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为213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石桩(CFG),桩盲径为400mm。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图所示。
单选题 CFG桩面积置换率m的最小值
设计要求经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假设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8kN/m3,CFG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450kN,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8。试问:该工程的CFG桩面积置换率m的最小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地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A.3%
  • B.5%
  • C.6%
  • D.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处规55(JGJ 79—2012)第3.0.4条,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ηd=1.0,
《地规》(GB 50007—2011)第5.2.4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fspkbγ(b-3)+ηdγm(d-0.5)=430(kPa)
fspk=430-1.0×18×(7-0.5)=313(kPa)
根据《地处规》第7.7.2条第6款,CFG桩属于有粘结强度的增强体桩,取λ=1.0,根据《地处规》式(7.1.5-2),[*]
CFG桩面积置换率[*]
(1)要求经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2)假设;(3)提示。
[考点] (1)承载力修正系数ηb、ηd的查取;(2)由fa推fspk的值;(3)由fspk推m的值。
单选题 CFG桩的间距
假定CFG桩面积值换算率m为6%,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试问:CFG桩的间距s(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1.45
  • B.1.55
  • C.1.65
  • D.1.9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处规》(JGJ 79—2012)第7.1.5条,CFG桩面积值换算率 [*] 则CFG桩的间距[*] (1)m为6%;(2)等边三角形布置。 [考点] (1)CFG桩面积值换算率m的计算;(2)由m得出DFG桩的间距s。
单选题 地基处理后,基础中心的地基最终变形量
假定该工程沉降量计算不考虑基坑回弹影响,采用天然地基时,基础中心计算的地基最终变形量为150mm,其中基底下7.5m深土的地基变形量s为100mm,其下土层地基变形量s为50mm。已知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为360kPa。当褥垫层和粉质黏土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相同,并且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相同时,试问:地基处理后,基础中心的地基最终变形量s(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A.80
  • B.90
  • C.100
  • D.12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处规》(JGJ 79—2012)式(7.1.7), 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比值[*] 基础中心的地基最终变形量[*] (1)如题中图;(2)不考虑基坑回弹;(3)褥垫层和粉质黏土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相同;(4)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相同;(5)地基处理后。 [考点] (1)ζ的取值;(2)s的计算。
单选题 压实系数
下列有关压实系数的一些认识,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A.填土的压实系数为填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 B.压实填土地基中,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 C.采用灰土进行换垫层法处理地基时,灰土的压实系数可控制在0.95
  • D.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可采用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表6.3.7注1,知选项A正确;根据《地规》表6.3.7注2,知选项B正确;根据《地处规》(JGJ 79—2012)表4.2.4,知选项C正确;根据《桩规》(JGJ 94—2008)第4.2.7条,知选项D错误。 [考点] (1)填土的压实系数的定义;(2)压实系数的下限值;(3)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可采用的材料;(4)灰土的压实系数。
单选题 基础构造尺寸要求
下列关于基础构造尺寸要求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A.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8~1/4,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
  • B.{{U}}对于12层以上{{/U}}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不小于1/14,且板厚不应小于400mm
  • C.桩承台之间的联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梁的高度可取承台间净距的1/15~1/10,且不宜小于400mm
  • D.采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第8.3.1条第1款,知选项A正确;根据《地规》第8.4.12条,知选项B正确;根据《桩规》第4.2.6条第4款,知选项C不正确;根据《地规》第8.4.5条,知选项D正确。 [考点] (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2)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3)桩承台联系梁宽;(4)筏形基础。 ①《地规》(GB 50007—2011)已无相关要求。
单选题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下列关于无筋扩展基础设计的论述,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A.当基础由不同材料叠合组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
  • B.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不超过350kPa的混凝土无筋扩展基础,可不进行抗剪验算
  • C.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 D.采用无筋扩展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柱,其柱脚高度不应小于300mm,且不小于20d((d为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直径)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表8.1.1注3,选项A正确;根据《地规》表8.1.1注4,超过300kPa时应进行抗剪验算,选项B错误。根据《地规》表8.1.1,选项C正确。根据《地规》第8.1.2条,选项D正确。 [考点] (1)不同材料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2)平均压力值不超过350kPa,不进行抗剪验算;(3)无筋扩展基础适用范围;(4)柱脚高度范围。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地基变形设计要求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地基变形设计要求的论述,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A.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 B.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单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 C.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 D.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6层框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其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时,建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表3.0.1,选项A正确。根据《地规》表3.0.1,选项B正确。根据《地处规》(JGJ 79—2012)第3.0.5条,选项C正确。根据《地规》表3.0.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根据《地规》第3.0.2条及表3.0.3,框架结构大于5层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的6层框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选项D不正确。 [考点]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的确定;(2)地基变形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