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内陆山区省拟建一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134.5km,该线路经过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胜地,跨越一条河流和两座山脉。设计路基宽度26.5m,占地2300.6hm2,路面结构类型为沥青混凝土。全程设有特大桥、大桥共16座,中桥63座,涵洞388道,互通式立体交叉9处,分离式立交9座,通道及人行天桥109座,收费、通信、监控分中心1处,停车场1处,服务区1处,收费站4处,管养工区2处。工程设计征地面积1.2万hm2,拆迁房屋120000m2,取土点8处,弃土点12处,高填方段3298m,离公路最近的居民地区为350m。当地夏季雨水较多,易发生水土流失。

问答题 试述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1)生态环境影响:土方工程破坏自然地貌、当地植被、动物栖息地,减少沿途生物量等。
(2)空气环境:施工及土石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沥青、烟尘等,影响空气环境。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等影响河流水质。
(4)噪声环境:施工机械设备运作产生噪声,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产生活。
(5)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以及桥梁、涵洞等施工可能使得当地水土流失。
(6)社会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影响现有公路正常交通,影响沿线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房屋拆迁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在预制构件场、材料搅拌站以及材料运输、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沥青烟、噪声影响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影响周围社区、学校等单位正常工作,影响居民生活和公共健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试述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1)各类环境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将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固体废物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交通噪声将影响邻近公路的居民和学校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环境;汽车尾气中所含的多种污染物,如CO、NO和石油类物质,污染公路沿线环境空气;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排放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会污染水体。
(3)在工程营运初期,可能存在水土流失。
(4)突发性交通事故会影响公路正常营运,公共安全;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有毒、有害危险品泄漏,将会危害生态环境质量。
(5)线型廊道的阻隔和阻断作用不可逆转的切割生境,影响物流、地表和地下径流等,对动植物繁衍也有一定影响。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给出本项目噪声评价范围。
【正确答案】噪声评价范围应该选择道路两侧500m处。本项目离公路最近的居民区离公路300m,评价范围应该适当放宽。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确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1)生态环境:取土场、弃土场的选址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施工过程中,做好取土场、弃土场、临时工程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做好风景名胜和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2)噪声环境: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或采取降噪措施,文明施工、避免公路施工噪声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对营运近期噪声预测值超标3dB(A)以上的敏感点采取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等降噪措施。
(3)水环境:施工营地生活污水设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肥田。沿线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和管养工区等服务设施安装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或排放至公路边沟;施工期间产生的钻渣要运出河区临时存放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为防止危险品运输的污染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应急措施。
(4)空气环境:料场、材料运输路线等选址设置在远离居民区、医院、学校下风向300m以外。灰土、沥青等拌和站应设有抑尘装置。运输材料的道路、施工现场以及路基填筑时,采取必要的洒水措施,防止扬尘。运输散装材料的车辆和散装物料堆放场应加盖篷布,防止材料散落飞扬。
(5)社会环境: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车辆运输时间,修建便道,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及时支付各种补偿费用,使被征用土地和需拆迁安置居民户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调查的重点应该在于水土流失、景观破坏、水源地和名胜地的环境影响、当地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情况以及噪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的影响问题;此外,还应调查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起到作用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