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眼中的公众有何特征?他是如何解决民意与民主关系的?
(1)李普曼及其主要学术观点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 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长期从事新闻活动,他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自 由与新闻》、《舆论学》等论著中,李普曼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拟态 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重要概念。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 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李普曼是较 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
(2)李普曼对“公众”的描述
李普曼在其《自由与新闻》、《公共舆论》和《幻影公众》三部著作中讨论了新闻、舆论和公众,论述了自己 的公众观。
①“公众”的定义。李普曼从原子式个体主义来看待公众,认为公众是看不见的,不能成为研究对象,能看 见的只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个体的多样性是有价值的,其一致性是不可靠的。这种分离的个人可以推及政党、 社团、行会、社会机构、工会、专业团体、大学、宗派和民族等。每个个人、每个团体虽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上,但是各个心思不一,谋划不同。
②公众的虚幻性。李普曼在《幻影公众》中指出,由一个个分离的个体组成的所谓“公众”仅仅是一个幻影、 一个抽象的东西。在现实中,公众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人的组合体,而仅仅是那些对某件事感兴趣的一些人而已。
③公众的消极性。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是消极的。因为个体虽然真实但却散漫,是一些追逐自己感兴趣之物 的人。个体不会协调起来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反而会互相反对,因为一个人利益的获得恰恰是通过伤害其他人的 利益来实现的。
(3)李普曼对民意与民主的观点
基于对公众的虚幻性和消极性的认知,李普曼认为公众是无知的、容易被操纵的,对于民主而言公众起着消 极作用。从这一认知出发,李普曼主张精英政治,要求严格地限制公众的活动。换言之,李普曼认为“民意”并不能促进民主。
①拟态环境:造成公众无知的外部因素。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这一概念,说明大 众传播对“公众”的影响。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 不可能对与己相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大 众传媒去了解。大众传播所提示的并不是环境的全部,而是一种“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之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 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社会中人的行为是对环境的直接反应,而在现代社会,“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成了对“拟态环境”的反应。李普曼认为,现代大众传媒根本无法满足工业社会 公众对事实真相的要求。
②刻板印象:造成公众无知的内部因素。李普曼还提出了“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一概念,认为人们对 特定的事物持有某些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印象可 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它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从理性 的角度而言,事实对于人们应该是中立的,但实际上人们自身的一些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应该了解什么 以及如何了解。由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都是虚拟的,在被报道的新闻与事实之间公众被绝对隔离开来。不仅 如此,那些利益集团、蓄意操纵的人还会借助信息垄断的优势以及能言善辩的能力控制舆论的风向标,甚至还会 制造认同。
③“民意”不能带来民主。李普曼认为,传统民主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在当代面临困境。传统的民主 理论认为,在公众中形成的舆论和新闻界对信息的传播及其对公众舆论的反映乃是民主得以正常运作的基础;公 众是有政治能力的理性个体,如果为其创造参与政治的机会,他们就能很好地促进民主。但李普曼认为,公众的 无知使其根本无法实现民主;传统民主理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将“政府功能”与“人民意愿”混为一谈。“公众 舆论不是上帝的声音,也不是社会的声音,而是相关的旁观者的声音。因此我相信,旁观者的观点必定在本质上 不同于行动者,旁观者所能采取的行动也必定与行动者有本质上的差别。”在李普曼的观念中,旁观者无异于局 外人,是不知情的大多数,是没有行动能力的公众,而行动者才是真正的局内人,他们掌握足够的信息,有能力 参与政府运作。
④李普曼的精英民主观。李普曼认识到公众的消极性格结构,在《幻影公众》中说道:“我的思想已经变得 越来越反民主了,选民数量之巨大,对他们进行充分教育之困难,几百万受教化和教师支配的初通文墨的人们之 极端愚昧无知,这一切都让我希望限制多数人的行为。”因此,李普曼的民主现实主义思想的内涵是:把决策权 交给专业人士,消极的民众最好不要参与治理。当然,李普曼虽然排除了公众的治理权,却并没有剥夺公众的参 与权,只是这种参与限于程序性。除此以外,公众接受结果即可。可以说,李普曼质疑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 怀疑独立有理性的公民个体的存在;他将运用理性知识进行决策的权力赋予少数专家和精英,持有精英民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