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拟建10层普通办公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房屋高度为36.4m,一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为上部嵌固部位,采用桩基础。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丙类建筑,Ⅲ类场地。已知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在146000kN~166000kN之间。初步设计时,有四种结构布置方案(x向起控制作用),各方案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计算结果见题23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8度(0.20g)、多遇地震,水平抗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αmax=0.1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特征周期值为:Tg=0.45s。根据第4.3.8条第1款规定,Tg小于0.85s小于0.86s小于5Tg=2.25s,因此位于曲线下降段。地震影响系数为:T=0.85s:α=(Tg/T)γη2αmax=(0.45/0.85)0.9×1.0×0.16=0.09;T=0.86s:α=(Tg/T)γη2αmax=(0.45/0.86)0.9×1.0×0.16=0.09。根据第C.0.1条规定,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α1×0.85×GE=0.09×0.85×(146000~166000)=11169~12699kN方案A和方案B,FEkx小于FEk,因此方案不满足此项要求;方案C和方案D,FEkx大于FEk,方案满足此项要求。根据第4.3.12条规定,C、D方案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C=FEkx/λx=12000/0.076=157895kN,GD=FEkx/λx=10200/0.075=136000kN。方案D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不在146000~166000kN之间,不满足已知条件。因此选择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