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夏舒股份有限公司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决策案例
[案例背景与要求]
在节能环保广泛获得公众认可的今天,空调市场从去年开始刮起了变频旋风,有的厂家打出了“一晚一度电”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夏舒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来生产老式空调的同时,计划引进变频技术,也生产变频空调。经过市场调查,销售部门预计,新的变频空调投放市场后,市场定价约为8500元/台,生产部门测算,其的单位变动成本约为5100元,如果投产,企业将增加固定成本1500万元。
公司经过分析调整,确定投资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的工作能力为年产50000台。
总经理李某对此项目充满信心,他提出,投产后该项目务必使公司的年利润增长10000万元。
在即将投产之际,车间管理人员刘某对具体的生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建议投产后按批次来调配生产,每批次生产500台。同时,刘某经过作业动因分析发现,在所有新增的1500万元固定成本中,有近600万元的固定成本可追溯到与批次相关的作业中去,如机器准备和检修作业等。
[要求]
问答题 假定公司产量与销量相等,根据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试确定达到公司年营业利润预期目标的产量。
【正确答案】根据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达到公司年营业利润预期目标的产量: Q=(15000000+100000000)/(8500-5100)=33823.53(台)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分析模型,重新确定达到会司年营业利润预期目标的产量。
【正确答案】生产批次=50000/500=100 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即5100元/台。 产品中与每批次相关的长期变动成本=6000000/100=60000(元) 单位产品所分摊的长期变动成本为60000/500=120(元) 新产品的固定成本减少到15000000-6000000=9000000(元) 达到会司年营业利润预期目标的产量 Q=(9000000+100000000)/(8500-5100-120)=33231.71(台)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分析模型,重新确定引进生产线后企业可以增加的利润额。
【正确答案】引进生产线后企业可以增加的利润额=50000×(8500-5100-120)-9000000=155000000(万元)
【答案解析】本案例主要考核了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决策。与传统的本量利分析模型不同,在作业成本法下,可追溯到与批次相关的作业中去的固定成本要将其进行重新分类,即它们是长期变动成本,这样,固定成本也与传统的本量利分析下的固定成本口径不同,因此,考生要掌握重新分类的方法,然后进行重新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