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关于诉讼时效,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A项错误。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将导致请求权能减损(不能获得强制执行),抵销权能、代位权能和撤销权能消灭,受领权能并不消灭。因此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自愿履行的,受领权能的存在就是债权人保有履行利益的原因,不构成不当得利。故A项错误。
B项错误。《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第2款规定:“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周某、邹某对杜某负连带债务,邹某请求分期履行债务不仅引起杜某对邹某的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也引起杜某对周某的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故B项错误。
C项正确。请求权的作用在于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为了使持续至现在的过去的法律关系尽速确定,法律规定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期间。若请求权人持续不行使请求权达到法定期间,则诉讼时效期间经过,义务人获得抗辩权。相反,支配权、抗辩权与形成权均不适用诉讼时效:(a)支配权的存在本身就是其存在的目的,因此支配权不适用诉讼时效:(b)抗辩权具有永续性(其中时效经过的抗辩权就是为了应付债权请求权的),所有的抗辩权都不适用诉讼时效;(C)形成权原则上适用除斥期间,而不适用诉讼时效。因为形成权的效力强大,依照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直接引起权利变动。故为了维护持续到现在的过去的法律关系,形成权适用除斥期间,除斥期间经过,形成权消灭。因此,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故C选项正确。
D项错误。《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据该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后,债务人可以明示(以同意履行债务的方式)或者默示放弃(以自愿履行债务的方式,不管是否明知诉讼时效期间经过)的方式放弃已经取得的时效利益。但不能预先放弃时效利益,预先放弃时效利益的,无效。故D选项不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