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焦化厂案例
某冶金企业拟为炼铁工程配套建设一个焦化厂,年产冶金干全焦(折合为不含水分的合格冶金焦)150万t。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体工程为2座50孔炭化室高55m捣固焦炉、筛焦、煤气净化及化产回收工程等。辅助工程有循环供水系统、输配煤系统、供电系统。配套工程包括:190t/h干熄焦,装煤出焦除尘、备用湿熄焦、酚氰废水站等。项目主要的废水为酚氰废水,产量为60t/h,混配60t新水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外排,主要污染物是CODcr、挥发酚、氰化物、氨氮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0.08t/h,烟尘0.10t/h,二氧化氮0.05t/h,氨0.004t/h,硫化氢0.0012t/h。
项目所在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冬季干燥,夏季多雨,春秋干旱,全年主导风向为ENE。项目选址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矿区,距市区45km,区内工业以煤炭、水泥为主,资源丰富。选址区南0.35km处有一村庄,东北8km 处有一镇,西偏北约16km处为市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南偏西18km 处为区政府,东南约2.0km处有一河流,主要为农业灌溉。
问答题 该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和《“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我国“十一五”期间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因此该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答案解析】[解析] 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重要的一章,结合项目污染源达标排放分析和污染物总量统计,提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要求,为政府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该题考查了评价人员对国家污染总量控制要求的掌握,特别是最新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和《“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定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原来为六项(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因此该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问答题 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其中NH3和H2S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最高浓度值,分别取0.20mg/m3和0.01mg/m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调查时应布设几个点?如何安排监测时期和时段?
【正确答案】根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0.08t/h、烟尘0.10t/h、二氧化氮0.05t/h、氨0.004t/h、硫化氢0.0012t/h,计算其等标排放量分别为:
二氧化硫(0.08/0.5)×109=1.6×108/m3/h
烟尘(0.10/0.45)×109=2.22×108/m3/h
二氧化氮(0.05/0.24)×109=2.08×108/m3/h
氨(0.00410.2)×109=2×107/m3/h
硫化氢(0.0012/0.01)×109=1.2×108/m3/h
(注:烟粉尘中,主要是P.。即飘尘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所以CO参照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日均浓度三倍,为0.45mg/m3;SO2取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1h浓度,0.50 mg/m3;NH3和H2S参考TJ 36--79中一次浓度,分别为0.2mg/m3 和0.01mg/m3;)
因此,根据最大等标排放量P=2.22×105m3/h,其值小于2.5×108m3/h,而且项目所在区域基本属于丘陵复杂地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全期至少监测5天,每天至少4次(北京时间02、07、14、19 时)。
【答案解析】[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2—93)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要确定布设点位和监测时期、时段,就必须先确定项目的评价级别。
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并在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进行分析后,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本评价列出5个污染物,其中等标排放量最大者烟尘等标排放量P,=2.22×108/m3/h,P,<2 5×108/m3/h,又处于丘陵地带,根据导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确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在计算等标排放量时最为常用,应该记住。
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计算BaP的等标排放量,BaP标准没有确切参考值,国家和地方都有不同规定,一般要环保局出函确认。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2—93),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天,每天至少4次(北京时间02、07、14、19 时)。
问答题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正确答案】大气环境预测主要对选址区南0.35km处村庄进行预测,考虑到界外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因此,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对西偏北约16km处的市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南偏西18km处的区政府也要进行预测。 水环境预测主要针对东南约2.0km处河流进行预测。
【答案解析】[解析] 该题目主要考查在环境预测时,评价人员应根据哪些因素判断选取预测敏感点。选址区南0.35 km 处村庄距离该项目比较近,西偏北约16km处的市级自然风景保护区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2—93)中规定的敏感点;而南偏西18km的区政府尽管距离该项目比较远,但处于下风向,又是人口密集分布区,因此该项目将以上三个点作为大气环境预测敏感点。 该项目外排水环境只有1条河流,因此主要针对东南约2.0km处的河流进行预测。
问答题 根据城乡规划,该项目选址地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污染排放执行什么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废气排放执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新建二级标准,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其中水中含盐量还要参考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建成后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Ⅱ类标准。
【答案解析】[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功能区分类,以及项目对综合和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因此该项目执行二级标准。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炼焦炉执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 同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珍稀水生生鱼虾类越冬;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该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GB 3838 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 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排入GB 3838Ⅲ类水域和排入GB 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 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该项目外排河流功能为农业灌溉,排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的规定,Ⅰ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Ⅱ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Ⅲ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Ⅳ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农村地区参照执行Ⅱ类标准。该项目位于工业混杂区、农村地区,建成后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Ⅱ类标准。
问答题 根据以上题干描述,该项目有哪些方面符合、哪些方面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正确答案】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发改委2005年第35号令)对冶金装备的要求:焦炉炭化室高度6m及以上,焦炉必须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并匹配收尘装置和焦炉煤气脱硫装置;焦炉必须同步配套煤气回收装置;焦化废水力争达到“零排放”。因此,该项目焦炉炭化室高度(5.5m)、废水排放都不满足钢铁产业政策的要求,其他如干熄焦、配套收尘、焦炉煤气回收和净化脱硫等都符合钢铁产业政策的要求。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捣固焦炉、干法熄焦、导热油换热技术应用都属于鼓励类项目。
【答案解析】[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冶金行业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熟悉程度。各行业主要参照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钢铁行业主要分析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发改委令2005年第35号文)的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