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  已知:某企业准备添置一条生产线,现有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中A方案需要固定资产投资102万元,均为自有资金,建设期为一年,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预计可使用10年,期满有净残值2万元。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要求追加投入流动资金,每年可使企业增加净利润15万元。企业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基准折现率为10%。

(P/A,10%,10)=6.14457,(P/A,10%,11)=6.49506,(P/A,10%,22)=8.77154。

要求:

问答题 计算A方案的项目计算期、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额和结点回收额。
【正确答案】

①项目计算期11年(1年建设期,10年运营期);

②固定资产原值为102万元;

③年折旧额=(102-2)÷10=10(万元);

④结点回收额=终结点年回收额=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2+0=2(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用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A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如果项目在运营期内不追加流动资金投资,则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则:

建设期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02(万元);

运营期净现金流量(1~9年)=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额+回收额=15+10=25(万元);

运营期净现金流量(第10年)=15+10+2=27(万元);

所以A方案的净现金流量=25×9+27-102=150(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A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正确答案】

A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建设期=102÷25+1=5.08(年)。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如果A方案的净现值为38.35万元,B方案的净现值为50万元,其项目计算期为22年。请按净现值指标评价A、B两个方案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
【正确答案】

净现值是指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净现值为正值的项目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净现值为负值的项目会损害股东利益。A、B方案的净现值均大于0,所以均具有财务可行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按计算期统一法中的最短计算期法对A、B两个互斥方案做出比较选择决策。
【正确答案】

最短计算期法又称最短寿命期法,是指在将所有方案的净现值均还原为等额年回收额的基础上,再按照最短的计算期来计算出相应净现值,进而根据调整后的净现值指标进行多方案比较决策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具有最短计算期的方案,其调整后的净现值与调整前的净现值是一样的。则:

A、B方案的最短计算期为11年。

A方案的调整后净现值38.35万元;

B方案的调整后净现值=50÷(P/A,10%,22)×(P/A,10%,11)=37.02(万元)<38.35(万元),所以,该企业应选择净现值较大的方案即A方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