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某市根据基础测绘规划,拟对本地区进行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二等水准观测1000km,三等水准观测500km,对全区的水准网进行同一平差计算,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主要作业规范依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水准标尺检定规程》、《水准仪检定规程》、《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等相关技术规范。

仪器设备:数字水准仪,因瓦条码水准标尺、尺垫等相关仪器均经过检验合格。

人员:高级测绘工程师、测绘工程师及测绘技术员等多名。

问题:

问答题

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现?如何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正确答案】

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包括:

①安置水准仪,整平;在后视点和前视点上立水准尺。②瞄准后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若超限,则重新观测,否则瞄准前视尺开始观测。③瞄准前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若超限,则重新观测,若不超限,则可以计算高差。④根据黑面读数、红面读数分别计算高差,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若差值小于限差,则取高差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差,若超出限值,则应重新进行测量。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简述建立二、三等水准网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国家二等水准网是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加密,在国家一等水准环内布设。国家二等水准环线的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不大于750km,山区和困难地区应酌情放宽。国家二等水准路线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同一区段的往返测量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道路进行。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每完成一条水准路线的测量,应进行往返测量不符值计算,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应不超过±1.0mm;每完成一条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应计算其闭合差,每千米全中误差应不超过±2.0mm。国家二等水准网应根据需要进行复测,复测周期最长不超过20年。三等水准网是在一、二等水准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根据需要在高等级水准网内布设附合路线、环线或结点网,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单独的三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150km;环线周长应不超过200km;同级网中结点间距离应不超过70km。三等水准测量每完成一条水准路线的测量,应进行往返测量不符值计算,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应分别不超过±3.0mm,每完成一条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应计算其闭合差,每千米全中误差应分别不超过±6.0mm。三等水准网应根据需要进行布测、复测或更新。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工程完成后应提交哪些测量成果?

【正确答案】

应提交的成果是:①技术设计书;②水准点点之记;③水准路线图及结点接测图;④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两份;⑤水准观测数据及成果;⑥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水准标尺检验资料;⑦观测手簿;⑧外业高差及概略高程表两份;⑨外业高差改正数计算资料;⑩数据处理资料;高程控制点成果;技术总结;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