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诞生于明朝科举取士,是指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一种书写体式,也属于当时官方使用的书体,主要为楷书。它作为一种方正、光沼、乌黑、大小一律的明代官场书体,在清代也得到了一定的弘扬。明代称其为“台阁体”,清代才称为“馆阁体”。馆阁体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楷书的书写自由,使得明清两代的楷书在很大范围内缺少个性,这是它的局限。但是,作为一种官方使用的书体,它又具有别的书体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至少,它可以在科举考试阅卷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书写潦草而影响考官阅读评卷。所以,馆阁体在科举兴盛之际,能独占官方运用的文字鳌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文段开篇指出“馆阁体”诞生的背景、应用范围及其名称的由来,随后指出其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限 制了楷书的书写自由,使得明清两代的楷书在很大范围内缺少个性”,随后通过“但是”转折强调其“有别的 书体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并列举“科举考试”论证其价值。文段重在强调馆阁体具有较大的价值,对应 B 项。
A 项,“艺术价值”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 项,“官方使用书体的选择标准”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 项,“馆阁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举考试的发展”为解释说明馆阁体价值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文段出处】《馆阁体并非一钱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