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系药品制造企业,其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于2002年1月31日经董事会会议通过,决定研制一项新型药品,该药物目前国内尚无同类产品,预计需要3年时间才能完成。甲公司为研制新型药品发生了如下交易或事项:

(1)2002年2月20日从国外购入相关研究资料,实际支付的金额为100万美元,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1:7.8。

(2)2002年2月30日,向主管部门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研发补贴500万元。主管部门经研究批准了该项申请,并于2005年4月4日拨入300万元,其余200万元待项目研发完成并经权威机构认证通过后再予拨付,如果项目不能达到预定目标,或者权威机构认证未予通过,则余款200万元不再拨付。

(3)2002年3月10日日购入为研发新药品所需的实验器材,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实验器材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其原价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4)为研发该药品自2002年2月1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止,已发生人员工资300万元,其他费用6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5)经研究,甲公司认为继续开发该新药品具有技术上可行性,为此,于2002年7月1日起,开始进行开发活动。至2002年12月31日,已投入原材料3000万元,相关的增值税额为510万元;支付相关人员工资300万元。

(6)2003年1月1日,甲公司经进一步研发证明其继续开发该项药品具有技术上的可靠性,有可靠的财务等资源支持其完成该项开发,研发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一旦研发成功将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效益,且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即符合资本化条件。甲公司于2003年度为进一步研发新药品,发生的材料、增值税额、工资、其他费用分别为8000万元、1360万元、800万元、12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

付)。

该药品于2004年度发生开发费用5000万元,其中,人员工资3000万元,其他费用20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项无形资产预计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2005年1月6日,该项开发活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7)甲公司于2005年3月31日收到主管部门拨付的剩余补贴款项。

(8)因市场上又出现新的与甲公司新产品类似的药品,导致甲公司研制的上述新药品的销量锐减,为此,甲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其公允价值为82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为2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和其他相关因素。

要求:

(1)按年编制甲公司2002年至2005年与研发活动相关的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应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研发成本。

(2)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并计算应计提的减值准备、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该项无形资产于2009年度应摊销金额。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按年编制甲公司2002年至2005年与研发活动相关的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应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研发成本。

①2002年

借:研发支出 费用化支出 780

贷:银行存款 780

借:银行存款 300

贷:递延收益 300

借:递延收益 75

贷:营业外收入 75

借:固定资产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借:研发支出 费用化支出 90

贷:累计折旧 90

借:研发支出 费用化支出 47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00

银行存款 600

原材料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0

借:管理费用 5580

贷:研发支出 费用化支出 5580

②2003年度

借;研发支出 资本化支出 114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00

银行存款 1200

原材料 8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60

累计折旧 120

③2004年度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1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

银行存款 2000

累计折旧 120

④2005年度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金额=11480+5120=16600(万元)

借:无形资产 16600

贷:研发支出 资本化支出 16600

借:银行存款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2)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并计算应计提的减值准备、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6600/10×(10-4)=9960(万元)

可收回金额=8200-200=8000(万元)

应计提减值损失=9960-8000=19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96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960

(3)计算甲公司该项无形资产于2009年度应摊销金额。

2009年应摊销的无形资产金额=8000/4=2000(万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