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市拟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占地面积1000m×300m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63.4万m2(含50橦18层居民楼)。居民楼按后退用地红线15m布置。西面、北面临街居民楼通过两层裙楼连接,西、北面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拟作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部分裙楼出租作小型餐饮店。市政供水、天然气管道接入小区供居民使用,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小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和一座垃圾中转站。
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简易平房,小型机械加工厂,小型印刷厂等,有一纳污河由东北向南流经本地块,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小区地块东边界60m、南边界100m外是现有的绕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走向与小区东、南边界基本平行,小区的西边界和北边界外是规划的城市次干道。
小区南边界、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平坦的空旷地带,小区最南侧的居民楼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对1~3层住户降噪1.0dB(A)。查阅已批复的《绕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2类区夜间受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m。
问答题 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1)水污染控制措施:含油污水需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小区生活污水合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2)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油烟废气需经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经专用烟道达标排放。 (3)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对于产生噪声的设施或设备(送排风机、油烟净化器等)采取选择低噪声设备、风口消声、安装减震垫等措施;严格控制其为招揽顾客进行户外播放高噪声宣传等。 (4)固废污染控制措施:实行分类存放,餐厨垃圾应放置在有盖容器内,废油脂需由专业机构收集处理;能回收的应由有资质专业机构优先进行回收处理或综合利用,不能回收的及时送往小区垃圾中转站,做到日产日清。
【答案解析】[解析] 此题很简单,是一般餐饮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其环保措施可以从水、气、声、渣(固废)四类污染源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依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和《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554—2010)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回答,但一定要结合题干。以上答案与实际环评报告中所提环保措施的思路一致,只是实际中需进一步具体化,包括隔油池、油烟净化器的位置,油烟排放口的朝向、高度、与住宅楼的距离等均需明确,并分析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答题时,为节省时间,可以不答前面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等表述,主要回答要点。另外,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行动计划》,须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
问答题 分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类区标准?
【正确答案】(1)夜间不能满足,昼间不能确定。 (2)根据题意,“绕城高速”环评结论认为2类区夜间影响超标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m,而小区最东侧距公路60m、最南侧距公路100m,即使居民楼按后退红线15m布置,2类区夜间仍在绕城高速公路夜间超标影响范围内,因此夜间不能满足。根据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昼间是否满足2类区标准。
【答案解析】[解析] 此题仅需根据题干信息,简单对比距离即可得出夜间不能满足的结论,但要注意题干并没有给出昼间的噪声超标范围,因此不能简单回答“满足”或“不满足”,要按昼、夜分别考虑,而昼夜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此题是房地产环评常遇到的问题。本项目是住宅小区,本身也是受保护对象,教育科研类建筑也如此,实际环评工作中除了分析项目本身对外环境的影响,还需分析外环境(交通噪声、电磁辐射、餐饮油烟、工业污染等)对项目的影响。
问答题 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1)首选对绕城高速在该段设置声屏障。 (2)根据超标情况可以考虑以下综合措施: ①临路居民楼安置隔声窗。 ②对公路经过的该路段安装夜间禁鸣标志。 ③进一步加强绿化,设置更宽的乔灌草隔声林带。
【答案解析】[解析] 噪声防治措施是常考内容,防治措施主要立足于声音“三要素”(声源、传播途径、受体)分别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在实际环评工作中也如此,因规划高速的立项、环评手续在先,因此需查阅高速环评中是否将本项目居住小区作为敏感点考虑,是否拟设声屏障或其他措施,采取措施后交通噪声在小区最近居民楼处是否达标均需在本项目环评中说明。另外,本项目的设计应执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中关于外窗隔声标准的相关规定,即“交通干线两侧卧室、起居室窗的隔声量≥30dB,其他窗的隔声量≥25dB”,然后进一步分析居民楼噪声是否达标,根据超标程度再综合考虑其他措施。
问答题 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1)拆迁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平房和小型机械加工、小型印刷厂等企业。 (2)建设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的水应排入污水处理厂而不应排入该河道中;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后可作为该河的补水。 (3)对河道进行疏浚,清理底泥污染(清淤)。 (4)划定滨河绿化带实施绿化措施。 (5)防止生活垃圾倾入河道。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是旧城区改造、平房区拆迁新建地产项目常遇到的,需考虑河道环境整治的措施。即使没做过河道整治项目也不影响答题,基本思路:首先是切断污染源(禁止纳污、禁止随意倾入垃圾),但区域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总得有去向,因此需配套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其次是已经污染的需采取河道疏浚、清淤等治理措施;最后是实施绿化让环境进一步变好,同时加强管理维护。
问答题 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正确答案】(1)恶臭污染问题。 (2)蚊蝇及其他病源微生物污染防治。 (3)垃圾渗沥液污染防治。 (4)垃圾转运中的遗撒与车辆噪声污染问题。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仅需回答污染防治问题即可,而不需回答如何防治。根据常识,想象一下小区垃圾中转站的情况即可正确作答。房地产项目环评中也将垃圾中转站的污染作为分析对象,其选址合理性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问答题 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的污染防治问题,应分别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1)恶臭污染问题:提出防护距离及加强绿化;采用密闭式垃圾集装箱储运垃圾;受料仓上方设置天然植物喷药液喷雾系统,利用天然植物药液喷雾除尘除臭;当天收集,当天运送,减少垃圾中转储留时间;选用专用运输车,防止垃圾泄漏。 (2)蚊蝇及其他病源微生物污染问题:及时清运减少其滋生;消毒。 (3)垃圾渗沥液污染问题:密闭运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排入配套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自行处理;可经中转站站内明沟收集入储存池,每日由环卫吸污车运至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4)车辆噪声污染问题: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和休息时间;限制进入小区的车速;禁止鸣笛。 (5)垃圾转运中的遗撒:选用专用运输车,防止垃圾遗撒。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是案例考试的高频考点,只要能将污染问题列出,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选址可参考《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运行可参考《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渗沥液问题可参考《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分别有针对性地作答。
问答题 该小区环评中是否需调查用地范围内现有简易平房、小型机加工厂、小型印刷厂等?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需要。 (2)本项目实质是改建项目,需统计改建前后“三本账”,便于区域总量控制管理。
【答案解析】[解析] 实际环评工作中需要调查分析用地内现状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与本项目改建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对比,分析区域削减量。
问答题 为防治大气污染,对该住宅小区项目建设应特别注意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工程施工方式是否为绿色施工。加强施工扬尘监管,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防尘网或喷洒抑制剂等防尘、抑尘设施,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应进行地面硬化。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2)明确是否需要供热。如需供热,则应明确来源及其可靠性,是否属于淘汰或禁止热源。小区自行供热应满足《大气污染行动计划》的需要。 (3)对出租餐饮店明确要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的了解情况。
问答题 本开发区域是否应进行场地评价?
【正确答案】(1)不能确定。 (2)需调查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小机械加工厂、小印刷厂的生产经营情况。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对于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除常规内容外,还应分析说明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 (2)现状场地房屋及工业企业的拆迁、场地平整过程中施工作业与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本项目现状污染源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场地内小型机械加工厂与小型印刷厂等企业造成的既有污染情况。 (2)既有绕城高速交通造成的环境噪声实际影响及其环评与竣工验收情况。 (3)调查场地周边是否存在其他污染源。
【答案解析】[解析] 2014年2月19日,环保部以公告〔2014〕14号文,公告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和《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五项技术标准,并规定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场地评价受到高度关注,并将依规严格实施。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