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完成某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元A所需的时间,乐观的估计需8天,悲观的估计需38天,最可能的估计需20天,按照PERT方法进行估算,项目的工期应该为______,在26天以后完成的概率大致为______。
单选题
- A.8.9%
- B.15.9%
- C.22.2%
- D.28.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考点] 依题意,工作单元A的最乐观时间To=8天,最悲观时间Tp=38天,最可能时间To=20天,那么,工作单元A三点估算的PERT值为:(8+4×20+38)/6=126/6=21天。
因为估算,所以难免有误差。三点估算法估算出的活动历时概率分布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其方差为σ=(Tp-To)/6=(38-8)/6=5天。故工作单元A在一个方差(21-5,21+5)内完成的概率约为68.26%,在16天之内完成的概率约为(1-68.26%)/2=15.87%,在26天以后完成的概率也为(1-68.26%)/2=15.87%。
单选题
如下表所示给出了某项目中各活动的乐观估计时间、最可能估计时间和悲观估计时间,则项目的期望完工总时间是______天。
{{B}}某项目各活动的时间{{/B}}
|
工序 |
紧前工作 |
乐观估计时间 |
最可能估计时间 |
悲观估计时间 |
A |
—— |
8 |
10 |
12 |
B |
—— |
11 |
12 |
14 |
C |
B |
2 |
4 |
6 |
D |
A |
5 |
8 |
11 |
E |
A |
l 5 |
18 |
21 |
F |
C,D |
7 |
8 |
9 |
G |
E,F |
9 |
12 |
15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考点] 根据三点估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表5-18中各活动的历时均值,如下表所示。
{{B}}某项目各活动的历时均值{{/B}}
|
工序 |
紧前工作 |
乐观估计时间 |
最可能估计时间 |
悲观估计时间 |
|
A |
—— |
8 |
10 |
12 |
10 |
B |
—— |
11 |
12 |
14 |
12.17 |
C |
B |
2 |
4 |
6 |
4 |
D |
A |
5 |
8 |
11 |
8 |
E |
A |
15 |
18 |
21 |
18 |
F |
C,D |
7 |
8 |
9 |
8 |
G |
E,F |
9 |
12 |
15 |
12 |
根据表中各活动与其紧前工序之间的逻辑依赖关系,可以绘制出如图所示的该项目单代号网络图法(AON)。
[*]
在图中,共有3条路径。其中,路径AEG的工期为10+18+12=40天;路径ADFG的工期为10+8+8+12=38天;路径BCFG的工期为12.17+4+8+12=36.17天。由于40>38>36.17,因此路径AEG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该项目的总工期为40天。
单选题
某项任务由子任务Ⅰ(计划编制和批准)和子任务Ⅱ(计划实施)组成。项目经理认为子任务Ⅰ的乐观历时为3天,最可能为4天,悲观历时为8天;子任务Ⅱ的乐观历时为5天,最可能为6天,悲观历时为10天。根据估算,该任务估算历时为______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考点] 依题意,该项目子任务Ⅰ的TmⅠ=4天、ToⅠ=3天、TpⅠ=8天,则TEⅠ=(ToⅠ+4TmⅠ+TpⅠ)/6=(3+4×4+8)/6=27/6=4.5天。
子任务Ⅱ的TmⅡ=6天、ToⅡ=5天、TpⅡ=10天,则TEⅡ=(ToⅡ+4TmⅡ+TpⅡ)/6=(5+4×6+10)/6=39/6=6.5天。
根据软件工程知识可知,子任务Ⅰ(计划编制和批准)和子任务Ⅱ(计划实施)两者之间呈顺序执行的关系。因此该项任务估算历时为11天(即4.5+6.5=11天)。
单选题
在进行项目活动历时估算时,如果很难获得项目工作的详细信息,可采用______作为项目活动历时估算的工具。
- A.参数式估算法
- B.类比估算法
- C.预留时间估算法
- D.历时的三点估算法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考点] 在项目详细信息不足时,例如在项目的早期阶段,经常使用类比估算法来估算活动持续时间。该方法是以过去类似项目的实际持续时间为依据,来估算当前项目的持续时间。
单选题
一个活动有4道工序,一个工人只能负责J道工序。每名工人完成各工序所需小时数如表1所示,工序间的依赖关系如表2所示,完成该活动最少需要______小时。
{{B}}表1 每名工人完成各工序所需小时数{{/B}}
|
工人 小时数 工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甲 |
4 |
6 |
5 |
8 |
乙 |
6 |
10 |
7 |
8 |
丙 |
7 |
8 |
11 |
9 |
丁 |
9 |
3 |
8 |
4 |
表2 工序间的依赖关系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考点] 由表中各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可知,工序二、工序三呈并行工作的关系;它们分别与工序一、工序四呈串行工作的关系。由于每位工人只能负责1道工序,因此在活动资源分配时,应优先考虑为工序一、工序四选择完工小时数最少的工人。结合表1中所给出的数据,符合这一资源分配方法的是:工人甲负责工序一(需用4小时),工人丁负责工序四(需用4小时)。然后再从表1中选择出工序二、工序四完工小时数最少的组合排列方式,即工人丙负责工序二(需用8小时),工人乙负责工序三(需用7小时)。因此,完成该活动最少需要16小时(即4+8+4=16>4+7+4=15)。
单选题
某项目预计最快12天完成,最慢36天完成,21天完成的可能性最大。公司下达的计划是18天完成,要使计划完成的概率达到50%,在计划中需要增加______天应急时间。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考点] 依题意,根据三点历时估算公式,完成该项目需要的历时为:TE(To+4Tm+Tp)/6=(12+4×21+36)/6=22天。其估算出的历时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方差σ=(Tp-To)/6=(36-12)/6=4。
若该公司下达的计划是18天完成项目,要使计划完成的概率达到50%,而50%<68.26%,则需要在原计划中需要增加4天应急时间(即22-18=4)。
单选题
在计划编制完成后,项目团队认为所制定的进度时间太长,分析表明不能改变工作网络图,但该项目有附加的资源可利用。项目经理采用的最佳方式是______。
- A.快速追踪项目
- B.引导一项Monte Carlo分析
- C.利用参数估算
- D.赶工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考点] 缩短项目进度的主要方法有:①缩减少项目工作范围;②赶工,是一种通过分配更多的资源,达到以成本的最低增加进行最大限度进度压缩的目的,它不改变活动之间的顺序;③快速追踪(也称为快速跟进),是指并行或重叠执行原来计划串行执行的活动,它会改变项目网络图中相关活动原来的依赖关系。
参数估算和Monte Carlo分析与进度压缩没有直接关联。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项目活动网络图中,关键路径的时长为______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考点] 在项目网络图中,决定项目最早完成日期的活动路径称为关键路径。它必定是活动历时之和最长的路径。关键线路上,每个工作的时差郝是零。在如题图所示的某项目活动网络图中,从起点到终点共有7条路径。路径A→D→J→O的工期为4+5+7+6=22(周);路径A→E→K→O的工期为4+7+6+6=23(周);路径B→F→K→O的工期为7+9+6+6=28(周);路径B→G→M→O的工期为7+5+3+6=21(周);路径B→G→P的工期为7+5+13=25(周);路径B→H→Q的工期为7+3+10=20(周);路径C→I→N→Q的工期为5+4+8+10=27(周)。其中,路径B→F→K→O的工期28周为最长历时,因此该路径为题图的关键路径。
单选题
某项目最初的网络图如图所示。为了压缩进度,项目经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了快速跟进的方法:在任务A已经开始一天后开始实施任务C,从而使任务C与任务A并行3天。这种做法将使项目______。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考点] 在如图所示的某项目网络计划图中,从起点到终点共有3条路径。路径A→C→F的工期为4+8+8=20(天):路径B→E→F的工期为5+8=13(天);路径B→D→G的工期为5+5+8=18(天)。由于20>18>13,因此路径A→C→F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
为了压缩进度,项目经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了快速跟进的方法:在任务A已经开始一天后开始实施任务C,从而使任务C与任务A并行3天。此时路径A→C→F的工期变更为4+5+8=17(天)。由于18>17>13,即该项目的关键路径变更为B→D→G,项目的工期变更为18天。因此,该项目能够比原先计划提前2天完成。
单选题
对多个项目编制进度计划和分配资源,______将可能受到影响。
- A.资源平衡和质量控制
- B.历时压缩和模拟
- C.活动清单和工作分解结构
- D.项目按进度计划实施和阶段成果按时交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考点] 对多个项目编制进度计划,以及在多个项目之间分配资源,将可能影响各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及阶段成果是否能够按时交付。
对于选项A,资源平衡是合理利用资源的一种方法,质量控制过程监控具体项目结果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制定有效方案,以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对于选项B,历时压缩和模拟仿真是制订进度计划的工具和技术。
对于选项C,活动清单和工作分解结构的产生在编制进度计划和分配资源之前。
单选题
在下图中,活动“G”可以拖延______周而不会延长项目的最终结束日期(图中的时间单位为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考点] 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已知的网络计划图使用顺推法,得出关键路径、项目总工期及相应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在此基础上,再用逆推法得到相应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最后,算出相应活动的自由浮动时间。
在图中,从起点S到终点F的路径共有4条。路径径S-1-3-F所需的工期为3+5+3=11(周),路径S-2-3-F所需的工期为9+0+3=12(周),路径S-2-F所需的工期为9+2=11(周),路径S-4-F所需的工期为5+3=8(周)。由于8<11<12,而关键路径是一个相关作业序列,该序列具有最大总和的最可能工期,因此路径S-2-3-F是该工程的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各个作业时间之和就是整个工程的计算工期,它决定了项目最早可能完成的时间,即项目总工期为12周。
如果从第1周的第1天起开始计算,则活动F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周的第1天,其最早完成时间为第5周末;活动G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6周的第1天,其最早完成时间为第8周末。由于整个项目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2周末,即活动G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2周末,其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0周的第1天。
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称为自由浮动时间,即该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或该活动的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因此活动G有4周的自由浮动时间,活动G可以拖延4周而不会延长该项目的最终结束日期。
单选题
一项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3天,最晚开始时间是第13天,最早完成时间是第9天,最晚完成时间是第19天。该任务______。
- A.在关键路径上
- B.有滞后
- C.进展情况良好
- D.不在关键路径上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考点] 该任务有10天的浮动时间,可以断定它不在“关键路径上”。因为关键路径上的任务浮动时间皆为0。题干中没有交代该项目是处于哪个阶段,也没有交代该任务的基准进度和预算,因此不能断定它“有滞后”,还是“进展情况良好”。因此,本题最恰当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
单选题
某项目的时标网络图如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负责实施的工程师误操作发生了质量事故,需整顿返工,造成工作④~工作⑥拖后3周,受此影响,工程的总工期将会拖延______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考点] 对于题图所示的时标网络图,其关键路径是①②③⑤⑧⑨[*],工程的总工期为22周。工作④与工作⑤之间有一个虚任务,即不占时间、不消耗资源的任务,该作业需要0天完成。虚任务主要用于体现任务之间的某种衔接关系,即题图中工作⑤必须在工作③和④都完成后才能开始。当工作④~工作⑥拖后3周时,由于工作④已完成,因此不影响工作⑤的开始,但上图的关键路径变更为①②④⑥⑨[*],工程的总工期变更为23周,即工作④~工作⑥拖后3周,只影响工作⑨延后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