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者想探究中医疗法(如针灸)是否有助于减少可卡因的依赖。实验选取 15 名可 卡因依赖者并分为三组,每组 5 人。第一组为实验组,对其进行针灸治疗,针刺部位是被 认为对可卡因依赖有效的外耳穴位;第二组为安慰剂组,针刺部位为无效穴位;第三组不 进行针刺,只进行放松治疗。在实验一周后对三组被试的可卡因需求次数进行统计,分别 为 4 次,8 次和 13 次。
写出本项研究的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
虚无假设 H0:μ0≥μ1≥μ2;备择假设 H1:μ0<μ1<μ2
完成方差分析表
差异来源 | SS | df | MS | F |
组内 | ( ) | ( ) | ( ) | |
组间 | 54 | ( ) | ( ) | 23 |
总差异 | ( ) | ( ) |
差异来源 | SS | df | MS | F |
组内 | (14.09) | (12) | (1.17) | |
组间 | 54 | (2) | (27) | 23 |
总差异 | (68.09) | (14) |
该实验为单因素(3 水平)的被试间设计,每组 5 人,共 15 人,则:
总自由度 dfT=N-1=15-1=14
组间自由度 dfB=k-1=3-1=2
组内自由度 dfW=k(n-1)=3×4=12
组间均方 MSB=SSB/dfB=54/2=27
组内均方 MSW=MSB/F=27/23≈1.17
组内平方和 SSW=MSW×dfW=27/23×12≈14.09
总平方和=组内平方和+组间平方和=14.09+54=68.09
为进一步明确该实验的安慰剂效应,应该进行哪种检验?
应该进行事后多重比较。若实验处理的主效应显著,且该实验处理的水平数在三个 及以上,应进行事后多重比较来判断哪一对或哪几对的差异显著,哪几对不显著。如果安 慰剂组需求次数显著小于放松治疗组,说明存在安慰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