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居民住宅楼工程,地上8层,地下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5012m2。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企业中标。双方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一年。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中标的建设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其中,人工费共计450万元,材料费共计2300万元,施工机械设备费用共计300万元,企业管理费共计200万元,措施项目费共计200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暂列金额40万元,利润150万元,规费及税金共计300万元。
    事件二:正式施工开始前,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按照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目标进行主体结构抗震设计,并确认工程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文件中说明了框架结构中墙、柱、梁等受震害影响的程度。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利用钢管和扣件在基坑周围设置了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距基坑边缘40cm,且在距基坑边缘1.5m处堆放搭设防护栏杆所用的钢管及扣件。防护栏杆由两道横杆及若干栏杆柱组成,未用安全网封闭。监理单位以防护栏杆设置不符合要求为由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四:施工单位按照成本管理工作要求,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相关工作。
    【问题】
问答题     事件一中,企业管理费具体包括哪些费用(至少列出四项)?计算施工单位的建设工程造价。
 
【正确答案】企业管理费是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和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印花税、房产税等)及其他费用。 对承包商而言,建设工程造价即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一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故建设工程造价=450+2300+300+200+150+300=3700(万元)。
【答案解析】[考点] 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
问答题     事件二中,我国抗震设防目标是什么?建筑结构受震害的程度如何区分?
 
【正确答案】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目标可简要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答案解析】[考点] 建筑抗震构造要求。
问答题     事件三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①不妥之处:防护栏杆距基坑边缘40cm。 理由:在基坑四周利用钢管设置防护栏杆,钢管应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应≥50cm。 ②不妥之处:在距基坑边缘1.5m外堆放钢管及扣件。 理由:基坑边缘堆放建筑材料的,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2m。 ③不妥之处:防护栏杆未用安全网封闭。 理由: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设置高度≥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但板或笆下边距地面的空隙应≤10mm。
【答案解析】[考点] 洞口、临边防护管理。
问答题     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包含哪些内容?成本核算工作的“三同步”原则具体指什么?
 
【正确答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工作包括落实项目施工责任成本,制定成本计划,分解成本指标,进行成本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监督等。项目成本核算应坚持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同步的原则。
【答案解析】[考点] 工程成本的构成与成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