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材料]
在“银发经济”中,养老服务是一个孕育着巨大经济能量的焦点话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加深,“421”倒金字塔式的家庭人口代际结构的逐渐呈现及“空巢”老人的日益增多,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需求等问题也将日益突出。在当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尚不能满足现有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养老产业的社会参与度,让更多的有识企业参与进来,以商业化运营的模式运作。或许可以成为破冰当前养老产业巨大需求缺口的现实通路。
老人突然犯病,家里偏偏没人,不用慌,按下家里座机的红色紧急按钮,120救护车、社区工作人员和家人就会立马赶来。这就是“智慧养老”。“利用信息技术,依托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和120急救中心,建立城市、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救助服务平台。”目前,J市已建成200家城市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并实施“幸福一点通”信息援老服务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专业公司合作,在“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4500多名老人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提供多样化生活照料和应急服务。
虽然商机无限,但是“银发经济”也有先天不足。目前,“银发产业”不仅硬件产品跟不上,软性服务更是明显滞后,老年产业市场面临着市场匮乏与老年人消费需求脱节的窘境。
参考背景材料,请以“让……更加幸福”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要求:
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更加幸福”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
2.主题应与背景材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背景材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
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1000~12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范文]
让“夕阳”更加幸福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显著提高。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也导致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当前,我国传统家庭结构已经发生变化,“421”家庭模式成为主流,使得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仅仅依靠家庭养老已是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让“夕阳”更加幸福。
发挥好家庭的积极作用。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在解决养老问题上处于基础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到外地谋生,独居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一养老模式遇到极大困境。老年人通常希望同子女一起生活,子女在身边往往是老人们最大的精神慰藉。因此,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年轻人尊老敬老的意识,发挥好家庭在经济供养和情感慰藉方面的作用。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但面对人口老龄化,依然有相当多的人面临着“老无所养”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四个群体间的养老体系差异较大,农村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面窄,广大农民基本依靠自我保障。这种状况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为此,政府要努力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加强各项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养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由于护理资源缺乏,公立养老院的门槛很高,而民办机构条件差、费用高,不能满足一般的养老需要。这种状况不改变,我国的养老问题就无法解决。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为民办机构提供政策与财力支撑,提高其服务水平,以分流对公立养老院有需求的老人。同时,还要把社区养老作为传统家庭养老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努力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形成一种新型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
夕阳虽垂暮,景色亦醉人。高尔基曾说:“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可见,老年人群体即精神财富的密集载体。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养老问题突出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必将成为现实。 一、立意结构
1.立意
总论点——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让“夕阳”更加幸福。
分论点——发挥好家庭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强各项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2.结构
解决问题型。文章开头两个对仗句,凸显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先介绍中国人均寿命的提高,进而提出了人口老龄化,随之引出了总论点: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让“夕阳”更加幸福。
第二段是对策分论点一——发挥好家庭的积极作用。首先介绍了家庭养老的地位。然后说明当前家庭养老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即如何积极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
第三段是对策分论点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先是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和不足,继而提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措施。
第四段是对策分论点三——加强各项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写作逻辑和第三段相同,都是先介绍问题,然后提出具体对策,最后提出一种新型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这也是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
第五段“夕阳虽垂暮,景色亦醉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文采,引用高尔基的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内容也增加了文章的理论性,最后提出展望,收束全文。
二、知识储备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我国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为了应对老龄化,我国正在不断探索立足家庭、依托社区的新型居家社区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由社区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
然而,社区养老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站点是由政府拨款,政府资金压力较大;养老服务内容单一,无法满足老人多样需求;养老护理人员极为缺乏,志愿者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拓宽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政府需要提高养老预算,增加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社区与社会联合建点,补充经费缺口。
2.针对实际需求,增加服务内容。推出包括家政、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在内的多项养老服务,不断满足老龄人口的需要。
3.提高养老工作人员待遇,积极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工资水平,切实加强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工作。规范工作制度,保障合法权益。
4.增加社会宣传,鼓励志愿行动。通过网媒、视媒、纸媒等宣传志愿理念,由社区牵头成立志愿服务队,积极扩大社区养老志愿者规模。
三、精彩语句
1.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2.夕阳虽垂暮,景色亦醉人。
3.高尔基曾说:“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