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井工煤矿于2011年10月经批准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8月获得批复。批复的矿井规模为3.00Mt/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选煤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装运工程和公用工程。场地平面布置由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进矿道路、排矸场道路四部分组成。工业场地(含道路)占地40.0hm2,矿井井田面积1800hm2,矿井开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服务年限10年。
环评批复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3台20t/h锅炉配套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60%;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6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0万m3/d,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排矸场库容45.0万m3,配套建设拦矸坝、截排水设施: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煤柱。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初步调查获知:工程未发生重大变动,并按环评报告书与批复要求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了保护煤柱。试生产期间矿井与选煤厂产能达到2.2Mt/a,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分别达到480m3/d、8000m3/d,3台20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排矸场拦矸坝、截排水工程已建成。调查发现2010年8月批准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
环评批复后,与本工程有关的新颁布或修订并已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问答题 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还需补充哪些工程调查内容?
【正确答案】(1)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的具体情况(包括位置、长度、埋深、地面设施及其环保要求等)及实际采取的保护措施。 (2)三个采区的划分与布置,以及井下留设保护煤柱布局情况。 (3)选煤厂规模、选煤工艺,特别是洗煤废水能做到循环利用不外排。 (4)输煤栈桥(或廊道)、煤炭转载点及其环保措施。 (5)原煤堆存方式(或原煤仓)、精煤储存方式(或精煤仓)及外运方式(或外运道路)。 (6)风井场地及其噪声治理设施。 (7)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及处理后的利用途径。 (8)3台锅炉的环保设施运行效果。 (9)矸石场的堆放方式及生态恢复方案。
【答案解析】[解析] 从本题来看,验收调查的工程内容很多,但考试答题时估计答上五六个方面就可以了,不必答太多,否则浪费太多时间,影响解答其他试题。其中(1)为必答项。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具体、详细地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其实本题很不容易作答,不容易掌握回答的深浅程度和范围。因其设问很模糊,不明确,如果问环保工程就很明确——实际上就应该回答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程内容。
问答题 确定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生态调查范围。
【正确答案】(1)与环境影响评价时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一致。 (2)重点调查矿井首采区(一采区)、工业场地周边、运矸道路及运煤道路(或铁路专用线)两侧以及排矸场范围,特别是施工期各类临时工程造成的生态影响。
【答案解析】[解析] 验收调查的范围大致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基本一致的工作范围,如果工程发生变更则根据实际变更情况重新确定。另一方面是根据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确定的“工程建设内容”范围。对于本工程而言,凡验收期间涉及生态影响的工程内容均应纳入调查范围之中。至于赋分答案中有“穿越第三采区的西气东输管线沿线”,笔者认为应为该管线验收时的调查范围,而且该管线穿越第三采区,已在原环评的评价范围内。
问答题 在本项目声环境验收调查中,应如何执行验收标准?
【正确答案】(1)以环评阶段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进行验收。 (2)以新颁布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进行校核或达标考核。 (3)符合旧标准,又符合新标准,则通过验收;符合旧标准,但不符合新标准,则建议通过验收,但应按新标准要求进行整改。
【答案解析】[解析] 尽管不同行业验收规范中关于验收标准的要求不尽一致,除陆地石油天然气开采验收规范要求采用新标准验收外,大多数验收规范均要求应执行环评时确认的标准。如果有被替代的新标准颁布,则应以新标准进行校核或达标考核。此外,如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另有要求时,则应根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对于本题,笔者认为如果答成“声环境以现行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作为验收标准”也可。
问答题 指出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还需补充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1)对穿越第三采区的西气东输工程沿线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2)首采区沉陷变形及生态整治。 (3)各类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 (4)排矸场的生态恢复计划。 (5)井田土地复垦及生态整治计划。 (6)厂区及企业运输道路绿化情况。
【答案解析】[解析] 其中(1)是必答项,注意本题要求答的是与生态保护有关的措施落实情况,陆生生态均与占地有关(水生生态除外),本着与占地有关的内容来考虑就是了。但占地又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而且关系到占用不同类型土地的面积。
问答题 判断试生产运行工况是否满足验收工况要求,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不满足验收工况要求。 (2)本项目试生产工况:2.2(Mt/a)/3(Mt/a)=73.3%,小于75%,不满足验收工况75%的要求。
【答案解析】[解析] 这道题问得比较别扭。如果从工况数据来看,确实达不到75%的要求,是不满足工况负荷的。但是,对煤炭采选工程,如果工况确实达不到75%,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也正常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验收的。显然本工程是达到了“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这一条件的。即不满足工况(但可以进行竣工验收调查工作)。
问答题 本项目是否具备验收条件?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具备验收条件。 (2)本项目“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根据《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调查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HJ/T 394—2007),对于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如果工况确实达不到75%,若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也正常,是可以进行验收的。
【答案解析】[解析] 这道题与原考题相比,问题不含糊,回答也会有信心,答案也明确。另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煤炭采选》(HJ 672—2013)已于2014年1月1日实行,以后煤炭采选类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主要根据该规范的要求进行。对于工况达不到75%,验收调查应注明实际调查工况,并按设计生产能力对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校核,提出在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应根据实际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问答题 针对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的情况,应调查清楚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穿越的位置和长度、填深等基本情况。 (2)管线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时对穿越本井田三采区段要求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实际落实情况与效果。 (3)井田三采区开采方式与管线穿越要求采取的保护措施的协调性,特别是三采区针对管线穿越采取的开采方式变更及井下煤柱留设情况。 (4)管线穿越三采区段要求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选煤厂应重点调查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原煤进入选煤厂各转载点是否采取抑尘措施。 (2)选煤工艺流程及实际规模。 (3)选煤废水是否做到循环利用,不外排;是否有防止洗煤废水外排的事故池或其他备用设备。 (4)噪声源及其防治措施。 (5)精煤、煤矸石、煤泥去向及输送方式与采取的环保措施。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本项目的锅炉房应调查清楚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本项目锅炉房总吨位达60t/h(3×20t/h),应调查烟囱实际高度与环评报告要求该锅炉房应达到的烟囱高度是否符合。
(2)调查锅炉房是否只有一根烟囱。
(3)监测锅炉烟气是否做到达标排放。
(4)通过监测核实除尘脱硫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效率是否满足要求。
(5)是否按要求安装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SO2汞及其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浓度的仪器(或在线监测系统)。
【答案解析】[解析]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4替代了GB 13271—2001),注意新标准的实施时限。今后考试及实际工作中应执行新标准的要求。
问答题 若锅炉房未安装在线监测仪,在对烟气进行监测时,应如何布设采样点位?
【正确答案】在除尘脱硫设施前、后分别布设取样点位。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若锅炉房安装有在线监测仪,可否将在线监测仪测得的数据作为验收依据?
【正确答案】(1)不能确定。 (2)若锅炉稳定运行工况在75%以上,则可;否则不可。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