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是指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这一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手段和途径,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在执行政策时,选用何种政策工具以及用哪一种标准来评价该政策工具的效果等问题对政府能否达成即定政策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
社会化手段类型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社区治理
在我国大力发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实践中,社区治理是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社区治理的优点在于:不花或少花政府的钱,调动公民的积极参与,受到广泛的支持和欢迎。但是,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是虚弱无力的,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手段来使用。
(2)个人与家庭
在任何社会中,家庭和个人都提供了无数的物品与服务,政府也往往有意识来扩展它们在达成政策目标上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倡“小政府,大社会”的当今现实状况中。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个人与家庭可以做好政府无法做或做不好的许多事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但是,它也同样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
(3)志愿者服务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免受国家强制力和经济利益分配的约束。志愿者组织提供某些社会服务。例如,慈善机构为穷人提供医疗保健、教育和食品;志愿者团体提供诸如海滩和公园的公益服务等。
志愿服务的最大优点是创新,即创造性地迅速确认并满足需求的能力(例如,在救灾方面,志愿者组织的行动往往比政府快)。由志愿者提供社会服务还可以减少对政府行动的需要或减轻政府的负担。但是,其应用范围有限,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不能通过这种手段来处理;志愿者组织容易蜕化变成准官僚机构,从而降低它的效能和效益。
(4)公私伙伴关系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公私伙伴关系可以利用民间资本市场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帮助政府发展基础设施;民间投资者和有经验的商业借贷者的参与,有助于更好保证一个项目在技术上和财政上的可行性,分担一些本来由公共部门承担的风险;在开展合作项目中,民营部门可以促进技术转让,并为政府部门培训人才。但是,公私伙伴关系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十分复杂,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双方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成功;竞争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但在这些形式中引入竞争却需要高超的技能;如何适当而合理地分担风险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5)公众参与及听证会
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具体形式很多,包括直接选举和全民公决,还包括公共决策听证会。其中,公共决策中的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社会普遍推行的用于保证各方利益主体平等参与公共决策过程,最终实现决策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和公正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听证会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化,扩大决策参与,增加决策透明度和公开性。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工具和制度,在我国应该有一个逐步推广的过程。我国现在尚不具备将所有的政府决策都纳入听证程序的经济实力,民主和法律观念也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