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案例】 患者黄某,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因学习成绩差3年而就诊,患者6岁入小学,老师发现患者上课能安静听讲,但反应慢,理解接受能力差,记忆力差,在课堂上经常不能独自完成课堂作业,需要老师辅导,家庭作业也需要家长辅导才能完成,考试成绩常常不及格。性格温和,老实听话,尊敬老师,与同学和睦相处,遵守纪律。能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如抹桌子、扫地等。患者系第一胎,母孕期有先兆流产予保胎治疗,分娩时有脐带绕颈,拍打后才哭,生后发育过程落后于同龄儿,2岁以后开始学步,2岁半开始学喊“爸爸,妈妈”,3岁进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比同龄儿差,学东西比别人慢,未发现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殊才能。既往无重大疾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阳性家族史。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精神检查:神清,安静合作,对答尚切题,但语言表达简短,计算能力差,一般常识差。韦氏智力测验智商IQ为62。实验室检查:头颅CT正常,脑电脑正常。 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 该患者应诊断为什么?并简述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该患者应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诊断依据:患者起病于18岁以前,表现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发育过程落后于同龄儿,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比同龄儿差,韦氏智力测验智商IQ=62。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正确答案】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 儿童孤独症:大多数儿童孤独症患者( 约75%) 存在智力缺损,但其突出的临床表现是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缩窄和僵硬、刻板的行为方式,对非生命物体的过分依恋。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无刻板的行为方式,对人有情感反应,甚至主动与他人交往,依恋父母。 (2) 精神分裂症:儿童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智力相对正常,有起病、症状持续及演变等疾病的发展过程,存在确切的精神病性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的思维、情感与行为的不协调,怪异的行为,淡漠,环境适应不良。 (3) 多动症:多动注意缺陷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和具有冲动性。因注意力不能集中,以致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社会适应,但一般不存在智力水平低下。服用改善注意力的药物后,可减轻或消除症状,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4) 特殊心理发育障碍:特殊心理发育障碍的患者也可存在学习困难,常被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但认真进行病史询问和检查可发现患者学习成绩不均衡,阅读、计算或朗诵困难,但其他方面的成绩却较好,社会适应能力也不存在明显缺陷。 (5) 精神发育暂时延迟:正常儿童的心身发育并非是稳态的直线发展,而在某些阶段发展较快,某些阶段发展较慢,往往给人一种精神发育迟滞的假象。但如发育迟缓者一旦开始发育,却可在一定的时间内赶上其他发育正常的儿童,而不会出现差距。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