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利用一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测量数据分类是将连续数整理成次数分布表,主要是依数值大小将数据排序,并列成次数分布表,标出相应的次数。制作次数分布表有如下六个主要步骤:
(1)求全距:找出最大数与最小数,求其差数,称为全距。
(2)确定组数:组数(K)一般为10-20组,常取12-16组,或可用公式:K=1.87 X (IV- 1) /52/5取近似整数。
(3)求组距:组距(i)是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4)确定分组的精确上、下限:分组区间的起点值与终点值,分别叫做组下限与组上限。组限有“表述组限”和“精确组限”两种。表述组下限数字的精确值为分组的精确下限,而精确下限加上组距,即为分组的精确上限。
(5)登记次数:按精确上、下限之规定划分、登记,将数据归到相应的组间内。
(6)标出组中值:一个组的组中值是该组内数据的代表值,它等于该组精确上限与精确下限之和的一半,或等于该组精确下限加上半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