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400万元,借款年利率7.5%,普通股600万元,普通股股数12万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筹资300万元,预计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其筹资方式有两个(筹资费用忽略不计):
方案一: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12万股,筹资后甲公司股票β系数为1.2;
方案二:全部按面值发行债券,债券利率为12%,筹资后甲公司股票β系数为1.5。
目前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5%。
要求:
问答题
计算方案一与方案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普通股筹资与债券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400×7.5%)×(1-25%)/(12+12)=(EBIT-400×7.5%-300×12%)×(1-25%)/12 EBIT=102(万元)
【答案解析】[考点] 企业价值比较法
问答题
运用企业价值比较法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筹资后的企业价值;
【正确答案】方案一筹资后的股权资本成本=5%+1.2×(15%-5%)=17% 方案一筹资后的股权价值=(300-400×7.5%)×(1-25%)/17%=1191.18(万元) 方案一筹资后的企业价值=1191.18+400=1591.18(万元) 方案二筹资后的股权资本成本=5%+1.5×(15%-5%)=20% 方案二筹资后的股权价值=(300-400×7.5%-300×12%)×(1-25%)/20%=877.5(万元) 方案二筹资后的企业价值=877.5+400+300=1577.5(万元)
【答案解析】[考点] 企业价值比较法
问答题
分别使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和企业价值比较法进行决策,如果决策结果不一致请说明两种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
【正确答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的决策结果:由于筹资后实现的息税前利润300万元大于两种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102万元,所以企业应当选择方案二(发行债券筹资)。 企业价值比较法的决策原则: 因为方案一筹资后的企业价值大于方案二,所以企业应当选择方案一,即发行普通股筹资。 两种方法决策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没有考虑风险因素,而企业价值比较法考虑了风险因素。
【答案解析】[考点] 企业价值比较法
问答题
某公司年终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
股本——普通股(每股面值2元,200万股) |
400万元 |
资本公积 |
160万元 |
未分配利润 |
840万元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1400万元 |
公司股票的每股现行市价为35元。
要求:计算回答下述3个互不关联的问题。
(1)计划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发放股票股利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派发每股现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的金额按现行市价计算。计算完成这一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
(2)如若按1股拆为2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计算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普通股股数。
(3)假设利润分配不改变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市净率不变),公司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发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按现行市价计算,并按新股数发放现金股利,且希望普通股市价达到每股30元,计算每股现金股利应是多少?
【正确答案】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股利分配和股票分割。 (1)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数=200×(1+10%)=220(万股)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本=2×220=4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资本公积=160+(35-2)×20=820(万元) 现金股利=0.2×220=44(万元) 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840-35×20-44=96(万元) 说明:我国目前的处理如下: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数=200×(1+10%)=220(万股)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本=2×220=4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资本公积=160(万元) 现金股利=0.2×220=44(万元) 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840-2×20-44=756(万元) (2)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数=200×2股=400(万股)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本=1×400=40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资本公积=16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未分配利润=840(万元) (3)分配前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35/(1400/200)=5 每股市价30元时的每股净资产=30/5=6(元) 每股市价30元时的全部净资产=6×220=1320(万元) 每股市价30元时的每股现金股利=(1400-1320)/220=0.36(元)
【答案解析】 考生只要能把握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及股票分割之间的区别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之间的转化是不难得出答案的。第(3)小问较难,考生应紧紧抓住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不变这一前提,发放股利前每股净资产为7元(1400/200),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为5(35/7),发放股利后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不变,每股市价为30元时,每股净资产应为6(30/5)元,发放股票股利后,股票总数为220万股,全部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应为1320(220×6)万元,流出公司的现金股利应为80(1400-1320)万元,每股发放0.36(80/220)元。该题容易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计算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资本公积时,没再从每股35元中扣去计入股本的面值2元;二是在计算每股30元时的现金股利时,没有抓住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不变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