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结束后的自我感受,请结合新课程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考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不过一想到考完后就可以玩电脑游戏了,心里便好受多了,我认真地做卷子,不知不觉的就写完了。老师把卷子发下来分析试卷。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还不错。可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过来让我不要太兴奋,说别看是72分,是48名,全班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即低了下去,我考得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评析如下:
(1)案例中教师运用相对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这种评价重视区分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相对评价主要是满足教育管理者对学生进行鉴定分等和选拔的需要,但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及进步程度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后进者的努力缺乏适当的评价。
案例中学生测验成绩是72分,在他自己看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如果教师适当运用表扬、激励等评价方法,无疑会给学生带来自信心。但教师却无情的告诉学生,尽管他考了72分,却是全班倒数第四名,这给学生的自尊心以沉重的打击。案例中的教师运用相对评价来评价学生,太过注重评价的选拔功能,是不对的。
(2)案例中的教师过分注重评价的结果,而忽视评价的过程
学生在这次考试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并且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正确地对待这门考试,而且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教师所要看到的是学生在这次考试中的努力过程,对学生取得进步予以表扬和鼓励,期待出现更好的结果。但是,案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看到学生考试所取得的最终结果,即在班上仍然排名倒数的事实,注重结果的评价,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兴致和锐气,极为不可取。
(3)案例中的教师未能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评价方面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案例中的教师只看到了学生倒数第四的名次,却没有看到学生为考试及格而付出的努力,对后进生缺乏适当的评价,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也就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