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地乡镇工作者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对能够显著拉动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工作,如招商引资、上大项目等高度重视;对公共服务尤其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公益性项目,如环境污染治理、乡村道路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则重视不够;对上级政府布置的、纳入考核内容的“硬”任务高度重视,而对一些能够满足当地群众需要,但未列入考核体系的“软”任务则重视不够;对容易做、见效快的工作积极去办,对矛盾多、难度大的事则能拖则拖。   当地一位镇长说:“乡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资源少,只能抓重点,我们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问答题 对镇长的说法作出评析。(150~200字)(10分)
【正确答案】 镇长的说法不正确,有推卸责任之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这位镇长所谓的“抓重点”,实际上是重经济、轻民生,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错误政绩观,他没有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因此,我不赞成镇长的说法,乡镇工作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也应创造条件多为群众办实事,杜绝应付考核、好大喜功的工作作风。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谈谈你对改变上述现象的建议。(250~300字)(15分)
【正确答案】 上述现象主要体现了地方政府存在重政绩、轻民生,工作态度消极懈怠等问题,改善建议如下:首先,上级政府应该改进对乡镇工作者的考核内容及标准,下达任务取消“软”、“硬”之分,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纳入对公务人员工作成绩的考核,加强对人民群众实际困难的重视。其次,乡镇政府应自觉改善工作方式,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工作,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再次,应建立便捷有效的监督机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积极采纳群众的意见,以提高公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对于基层公务人员,应定期组织思想政治学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其心系百姓,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