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你认为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如何处理好我国转型期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使资源最合理的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效率通常包含以下三层含义:①技术效率,又称为生产效率,是指生产活动中根据各种资源的物质技术联系,建立起符合生产条件性质的经济关系,合理地组织各种生产活动,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出。②资源配置效率,具体标准就是帕累托效率原则。③制度效率,是指某种制度安排能够在成本最小化的状态下运行。制度运行的成本又称为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高低是衡量效率的重要标准。
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收入或机会的平等性。经济学家倾向于从机会公平、结果公平两个角度来理解公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应当努力消除机会的不平等,而容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
公平与效率面临权衡选择,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追求效率总是以某种程度的公平损失为代价,市场化的分配制度符合效率原则,也符合机会公平的原则,但因为人的天赋、能力、运气方面的差别总会产生不平等。反过来,追求公平要以一定的效率损失为代价,若政府通过再分配政策,使人际的收入均等化,必然会损害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损害效率。对于效率与公平,经济学家大致有三类观点,一是效率优先,二是公平优先,三是效率与公平兼顾。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计划经济模式下,平均分配倾向明显,全社会比较公平,但经济效率不高。经济转型就是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经济效率提高,但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会加大贫富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格外重要。
对此,总的原则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兼顾,具体而言有如下五个方面:
(1)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经济转型的第一要务是提高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总量做大了,才会使实现公平更有物质基础,公平必须以经济发展尤其是效率提高为条件。但是,效率优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公平让差距越来越大,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要尽可能考虑公平的要求,让差距保持在合理的程度。
(2)在初次分配领域,要注重效率,坚持效率优先,发挥市场机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增进经济效率,做大经济总量。同时,尽可能兼顾到公平。
(3)要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来协调两者的关系。在低效率领域,要更强调效率,如国有企业改革;在不公平的领域,应更强调公平,如社会保障。
(4)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初次分配易造成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在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追求共同富裕。要抑制城乡、区域、行业、阶层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违法收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再分配以注重公平为主,但也要兼顾到效率。
(5)要遵循一些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基本原则。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应努力消除机会的不平等,而容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社会应该照顾到最底层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