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试述近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快速增长的原因、影响及调整对策。无
【正确答案】

(1)近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快速增长的原因

引起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包括:

①内部因素

a.政府作用

第一,政府的“奖出限进”政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积极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奖出限进”,包括隐性的或显性的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水平、过于慷慨的出口退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差别性的信贷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出现了现在这种每年经常性账户产生巨额顺差的局面。

第二,政府大力引进外资的政策。在国内金融压抑的大背景下,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

b.中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中国国内经济都是低消费、高储蓄的特点。中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较低。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则是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②外部因素

a.欧美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必要性和可承受性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长期性。从国民经济体系来看,巨额贸易逆差通常意味着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一国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必然伴随巨额的资金流入。实际上从国际投资看,欧美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流入远远超过其投资的流出,净资本流入完全可以弥补国际贸易逆差,这也是美国可以长期承受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

b.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随着国内比较优势由资源、劳动力优势向资本、技术优势转变以及跨国公司对华产业链转移的不断延伸,致使中国对东南亚、东亚逆差扩大的幅度小于对欧美贸易顺差扩大的幅度,加工贸易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逆差后仍然出现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是以能源、原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产品主要以低附加值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需求相对减弱的形势下,会导致进口增速减缓和出口大量增加,进而形成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中国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国际分工、相对优势决定下的贸易结构还会延续,客观上决定了中国贸易顺差尤其是经常项目贸易顺差的长期持续。

c.人民币升值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低迷,中国进口减少,但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物美价廉的优势,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出口额稳定增长,贸易顺差扩大。但同时应该看到,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影响,中国经常账户顺差额快速增长,但顺差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

(2)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快速增长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a.扩大出口给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首先,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加,直接推动了国内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带来大量国外资金和技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其次,相对充裕的外汇储备也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关键领域改革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增强了中国对外偿付和抗风险能力。

b.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扩大出口,利用贸易顺差取得的外汇收入,可以引进技术和工艺,购置生产所必须的资本品、原材料、机器设备等,发挥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对贸易“加工学习效应”,以国际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武装国内企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改变传统产业格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这种效应是难以在国内市场实现的。

c.拉动需求、增加就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所在,也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一个主要源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既能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又能比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企业带动更多的就业。目前,在中国第三产业、私营个体、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②不利影响

a.较高的出口依存性将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外部需求,目前中国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达到37%,外贸依存度已达到80%,名副其实的成为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b.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损害出口竞争力。巨额的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在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导致更多的外币来换取更少的人民币,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将会导致人民币的需求增加,这样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c.导致贸易摩擦升级,恶化中国出口贸易环境。国际上其他国家在面对中国长期的逆差,不得不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国内的产业发展。因此,贸易伙伴国在对中国的贸易中动辄采取反倾销和特别保护措施等来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各种闲置,恶化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环境,最后反过来打击的还是中国的出口产业,损害中国的经济发展。

d.带来国内通货膨胀,抑制了国内消费的增长。

(3)调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快速增长的对策

贸易顺差既能影响国内经济,也能影响国际经济,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为了实现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因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化贸易顺差之弊为利,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贸易,保持经常性项目适度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国内需求,适当降低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其具体措施有:

①完善中国的投资机制,充分利用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社会闲置资金,减少失业人口,也能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调整进出口结构,在重视出口的同时也要加大进口,优化进出口结构,尤其是进口国外的高技术产品和石油等稀缺资源,吸收国外的技术以进行中国的产业升级,不断完善进口的促进政策,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贸易平衡。

③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减少出口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一方面能减少中国出口企业国际上的风险,也能让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惠及国人。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