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3岁,硕士研究生学历,私营公司总经理。
案例介绍:今年暑期的一天,天气非常闷热,求助者觉得心慌,出 虚汗,呼吸加快, 觉得自己心脏有问题,就连忙去医院看病。经 过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病变。求助者非常害怕,怕自己得了心脏 病,为此专门前往某一知名医院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疾病。求助 者觉得可能是检查时没犯病或医生不认真,所以检查不出来,为此 很苦恼,觉得自己完了!从理性上也同意可能确实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可就是控制不住的担心。为此情绪低落,无心经营,公司的 事都交给副手打理。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各种活动、聚会能推就 推。近来明显入睡因难,不想吃东西,消瘦,经常胸闷、心悸,出 虚汗,头晕,爱对家人发脾气。在妻子的劝说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妻子为公务 员,贤惠。女儿读初 中,聪明可爱。妻子反映求助者谨小慎微工 作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可自从去年公公心脏病去世后,丈夫就 像变了一个人,总说自己身体有病,吃一些莫名其妙的药。不但自 己这样,还经常拉着家人去看病。对什么事都不放心,担心家人的 身体,担心孩子的学习,甚至担心……家人多次劝说,但无效。 心理咨询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对求助者进行咨询。
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选择哪些心理测验,并简要说明理由。
1、MMPI,了解求助者的病理人格特征并做量化评估
2、BPRS,了解求助者精神疾病性症状严重程度
3、SCL-90,SA,SDS了解心理健康水平及躯体症状的特点
4、EPQ,了解人格特征
5、16PF,了解人格特点
对该求助者应考虑哪些诊断?
1、焦虑性神经症
2、抑郁发作
3、严重心理问题
根据贝克的理论,该求助者的歪曲认知有哪些?
1、主观推断
2、过度概括
3、贴标签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原因 男性,43岁
2、心理原因 糟糕至极的想法等
3、社会原因 其父亲因心脏病去世
在案例咨询中,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按照艾根 (Egan)的观点,坦诚的交流包括哪些内容?
1、咨询师应该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的问题
2、共情不是要求咨询师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 设身处地地理解。
3、应因人而异。
4、应把握时机,共情适度。
5、要善于把握角色。
6、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了共情。
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用系统脱敏法帮助求助者解决焦虑情 绪,请简述该 技术的原理。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 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拮抗,从而使这一刺 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沃尔普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作 用。
在本案例咨询中求助者叙述自己的苦恼别人不能理解,咨询师 在共情时需注 意什么?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的问题。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因此咨询师对不同的求助者,在不同的咨询阶段表达共情时应有所区别。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共情反应的程度应该与求助者的问题的严重程度、感受程度等相匹配。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咨询师表达共情,要站在求助者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在角色上可以把自己当作求助者,但要善于把握咨询师一求助者角色的转换。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有时使用非言语表达共情比言语表达更简便有效,咨询师应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地应用。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这一点在非言语表达上尤其应该注意。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在不确定时更应如此。咨询师可以主动采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进行询问,从求助者说出的感受中,得到求助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做出修正。
在本案例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清晰地认识到求助者的需要和想法。
2、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3、对自己的离别体验,以及由离别体验所引起的内部反应有明确 的意识。
4、咨询师与求助者都体验到因咨询关系结束而引发的情感,因此 咨询师此时应更加注意求助者的情感,而不是观念,如果要想使这 种结束具有积极意义,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尽可能表达自己的体 验。
5、真诚地与求助者共同地体验自己对咨询经验的感受。
6、对咨询经验中的主要事件加以总结,并与目前的现状相联系。
7、对求助者已经取得的变化给予支持性鼓励。
8、让求助者坚持记录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