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行政处罚适用是指行政主体在认定相对方行为违法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相对方是否给予行政处罚和如何科以处罚的活动,它是将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原则、形式、具体方法等运用到各种具体行政违法案件中的活动。
1.行政处罚适用的条件
行政处罚适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即为违法或无效的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
(2)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是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3)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
(4)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是指对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还需其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超过法定的追究时效,则不得对违法者适用行政处罚。原则上行政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行政处罚的适用方式
行政处罚的适用方式是指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依法决定给予处罚以及给予何种处罚的方法。
(1)一事不再罚
《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其基本立法意图是禁止不同部门的行政机关依据各自负责执行的立法文件,对同一个违法行为分别作出罚款处罚。
(2)关于行政处罚的具体量罚
行政相对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则必须依法处罚,不得姑息。但在下列情况下,则应区别情况具体处理。
①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③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以及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④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