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制又称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是指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传统科层制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
(1)决策权威集中化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
传统官僚组织的结构特色之一是决策权威的集中化,强调统一指挥、单一权威的原则。层级越多,权力越集中,则上下沟通越困难,越无法相互了解,这样就加重了上级对下级失控的紧张和不信任和管理上的恶性循环。决策权威的集中化也可能引起法规的过量增长。
(2)专业分工原则的扭曲
科层体系的专业分工原则原是为发挥专才专用的效率结果,但也可能使垂直的权力斗争“水平化”。科层的水平权力争执加上上下层级的线型关系,将使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网络联系更加困难,其影响包括中央政府各机关间的协调合作、各级政府间有关公共计划的管理、公私部门间的协作关系、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传输。
(3)制式化对组织效能的可能影响
随着机关的成长与行政环境的改变,制式化对组织效能也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
①由于制式化容易压抑工作人员的创新动机,往往会造成效能不增反而下降;
②制式化的努力虽然可以促成机关运作的理性化,并建立起合理的运作体制,使组织效能随之提高,但当体制作用超过其所能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时,科层的反功能就出现了,组织效能也就随之下降。
(4)遏制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组织发展和组织创新的一个条件,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传统的科层组织存在着遏制组织学习和创新的趋向,这主要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的钝化;②偏好经验学习;③形成组织学习的断层。
(5)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冲突
传统官僚组织确实是一种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它与民主管理的理念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从民主发展的过程来看,政治科层化所造成的精英统治、权力集中,与民主多数统治的原则是相背离的。
(6)科层价值与人格成长的冲突
科层组织的理性行为、专业化分工、权力作用和严密控制的四种价值观,与成人追求主动、自主、创造、负责等人格成长的趋向背道而驰,当人格长期遭受压抑的时候,消极顺势、心理逃避与幼稚等病态行为就会产生。科层组织要求的绝对服从关系,使组织成员逐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团体的盲从现象。
(7)防卫型的官僚人格
层级节制、专业分工、照章行事、缺乏人情的科层体系,常常会造成官僚的防卫人格,这种人格反映在个人对于照顾、被爱、爱人、安全等需要的失望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