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1.题目:《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2.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培养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修养。
2.能够初步从案例和材料中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
3.了解的四种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的四种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修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为学生演唱宋祖英的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家。并且提问学生,歌曲中唱到的五十六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些谁能说说通过歌曲导入的方式,引出
本节课的课题《互相尊重守望相助》,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一)环节一明制定旅游线路
1.教师为学生准 备标注了少数民族的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少数民族,并标记出线路。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对熟悉的民族感兴趣,例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等。教师点拨学生,其他少数民族,例如:壮族、傣族也有很多有趣的独特节日。
2.教师提问:
(1)你们选择的少数民族都在哪个省份
(2)你们发现少数民族的生活特点了吗
明确少数民族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二)环节二:视频教学,游览观光。
逐一播放学生选择的少数民族独特节日。
1.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
2.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藏族的酥油花灯节
酥油灯节也叫酥油花灯节、人们白天会到各寺进香朝佛转经,人们点烧酥油灯进行祝福。花架下,人们赏花观灯,载歌载舞,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4.苗族的花山节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 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
视频播放完毕后,我会提问学生:
(1)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活动
(2)少数民族节日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要穿上本民族的盛装,大多数都载歌载舞,欢乐无限。
(三)环节三,学以致用、践行认识
将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根据刚刚所看到的视频片段,模仿演绎少数民族节日的盛况。学生感受少数民族节日的热情,产生对他们的赞美和向往,从内心深处种下一个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喜爱少数民族风俗的种子。
(三)巩固提高
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把同学们分为两大组。模仿壮族三月三山歌会,通过唱歌比赛决出胜出者。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四个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
课后作业:课后查阅更多关于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下节课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略